片刻后,仇启从茂榆林钻出,身上挂满了水壶,直冲汪僧所在的营帐。
“李军医!”
“仇军侯。”
仇启将身上的十几个水壶解下递给李军医,面色十分焦急。
“李军医,水壶里是我在溪里打的清水,够用了吧。”
“够了够了,有了这些汪指挥使应当无碍。”
李军医言毕将水壶放在火上烤了起来,至于汪僧身上的藤木轻甲早就被他解开了。
只见汪僧的肋间卡着一柄青黑宝剑,黑色的血液正顺着创口流出,汪僧的脸色变得青黑,嘴唇也没有血色,眉头紧皱。
仇启问道:“李军医,依你所见,汪指挥使何时能够醒来?”
李军医回道:“这不好说,拔剑后随时可能醒来,只是伤势颇重,恐怕要回营休养一阵。”
仇启闻言皱眉不语,眼下这一万五千骑兵的统帅便是汪僧,可偏偏此刻他却昏了过去。
若是辽军没有援兵,那昏了便昏了,可偏偏辽军此刻援兵已经不远,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仇启冥思苦想之际,杨璧从帐外走了进来。
“仇军侯,听人说你已经将水带回来了,我过来看看汪指挥使的情况。”
仇启直直的盯着杨璧,他好像有了主意。
“末将仇启,参见少将军!”
杨璧大感不解:“仇哥,你这是何意?”
仇启解释道:“我在茂榆林听到了辽军的马蹄声,应当是援兵赶至,眼下汪指挥使重伤昏迷,你可代传军令。”
杨璧闻言面色大变,如若真是辽军的援兵赶至,以他们现如今的情况怕是要被杀个对穿。
“我名杨璧,乃大梁武安侯。”杨璧留下这一句话便出了营帐。
仇启闻言还在想着杨璧是谁,后来一听武安侯便明白了过来,原来是齐王之子,怪不得会被蔡校尉称为少将军。
齐王的名号在军中可是震天响,比谁都好使,仇启这下心中大定。
杨璧站在帐外,天乾劲力汇聚全身,后又向四周铺开。
“汪指挥使令:全军集结!”
“全军集结!”
虽然这场突袭已经接近尾声,但仍有辽军没有杀尽,指挥使怎会如此下令?
不解归不解,军令还是要守的。
片刻后,万余轻骑在辽军营地北侧集结完毕,而此刻的汪僧仍在帐内处理伤口。
杨璧骑马立于帐外高声道:“辽军援兵已至茂榆林东,不久便会从北面杀来,汪指挥使受伤颇重,仍未苏醒。”
帐外前面的几人闻言紧皱眉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的大军该由谁指挥,十几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威望。
“汪指挥使昏迷,大军必须有人指挥,我名杨璧,乃齐王之子,大梁武安侯。”
杨璧顿了顿又道:“由我统兵,诸位军侯可有异议?”
“武安侯我们知道,你如何证明,空口无凭。”
这种情况杨璧早有预料,随即从藤木甲中掏出了两枚令牌。
一枚上书“张”字,乃是张泽的亲令;另一枚上书“蔡”字,乃是蔡磊的亲令,见令如见人,这是八大校的规矩。
十几位军侯将两枚亲令互相传看,眉头紧皱,这确实是两大校尉的亲令。
这时仇启从帐中走了出来,单膝跪于杨璧身前道:“末将仇启,参见少将军!”
至此,另外的十几位军侯算是相信了杨璧所言,仇启乃是汪僧帐下的军侯,他都承认了,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末将岑明志,参见少将军!”
“末将樊浦和,参见少将军!”
……
眼见十五位军侯尽皆行礼,万余轻骑齐声道:“参见
第71章 援兵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