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三层。
蔡磊仍未卸甲,披着在阵上冲杀的那套铠甲正站在沙盘前。
史思远等一众高级军官立于一旁,但此时显然少了两人,汪僧、朱修齐战死。
其他人除了留守的两位指挥使以及司马外尽皆身披血甲。
蔡磊扫了一圈,问道:“为何不卸甲?”
钟斯道:“此次避风峡之战,我中垒校惨败而归,两位指挥使战死,末将等不敢忘却。”
“嗯……史思远。”
“在。”
“我部伤亡如何?”
“我已遍查各团,粗计阵亡两万余将士,骑兵营军侯阵亡十四人,唯余仇启一人得还。”
“团指挥使战死两人,余者尽皆负伤,时间紧迫,只是粗略算计,如若校尉要详尽的伤亡,或许要等上几日。”
蔡磊闻言久久不语,两万余,多半是有一半的将士永远留在避风峡了。
这样的战损,除了几十年前组建中垒校征伐魏晋两国时有这等伤亡,其余战争中垒校的建制都保存的得相当完好,包括与辽军作战之时。
“长盛军,常胜……大将军,我蔡磊有愧于你。”
史思远见蔡磊不语,便又说道:“校尉,我部仍有五千完好将士,一时守城应当无虞,但若是辽军强攻,恐怕撑不过半月。”
听得史思远的声音,蔡磊方才回过神来,这史思远虽不是原中垒校之人,但这些年来也没给他使过绊子,后方交予他也算放心。
“给江南府的巡抚去信,让他调集周边城池的府兵前来守城,另外定时盘查东面荒海的情况,谨防敌人从海上进攻。”
“是。”
“传信给赵帅,说明我部军情,抚辽镇有两部人马暂离,这个消息一定要传过去。”
“还有,全城戒备,只许进不许出,所有城中人员一一盘查,如有反抗者,斩!”
“末将等,遵令。”
如今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蔡磊心知此战不同寻常,仍有诸多疑点。
辽军一共才八部人马,此战为了攻破淮南镇调动了四部,绝对有后手,不然如此兴师动众却是雷声大雨点下。
虽说他中垒校阵亡一半,可辽军战损也不好受,至少也有个五万人马,以一敌四仍有一比二的战损,也不算堕了威名。
蔡磊正在想着,辽军四部人马集结,总计二十万大军,被他们打掉五万,仍旧有十五万,而中垒如今才两万余残军。
淮南镇是能抵挡片刻,但等府兵一到,守城也不是难事,他们应该怎么破城?
谢文山作为此次出征的辽军主帅,可不是易于之辈,传闻其在辽国内权倾一时,就连辽帝都对他言听计从。
原本辽国内有不少反对之音,却都被他一一镇压,出征时表面看起来“一片祥和”,其实内部斗争不断,只是在谢文山的高压下,一时无法显现出来罢了。
如果此战出现颓势,那以谢文山的威名恐怕也压不下来,行军打仗看的可不止是他一人。
“破城,破城,如何破城……”
蔡磊在代入谢文山的思维,急切地想找到淮南镇的弱点,他不想成为长盛军的罪人。
……
申侯军营。
应飞鸿卸甲药浴疗伤,身边有一人自阴影处走出:“应将军。”
“天罗?”
“是。”
“飞报谢帅,就说一切尽在计划中,沈卓一战死,他的部下就由申侯接手了。”
&nb
第90章 元气大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