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办报纸的事开展的十分顺利,印刷机已经能够达到一定的印刷量,至于人员招募也不必担心。
      关于如何打响报纸的名声,天子目光独到的选择了以宋祁、欧阳修、司马光、晏殊为供稿人。
      这日下朝,几个大才子兼职改革中坚照例聚在一起,讨论这些日子改革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的热火朝天。
      “税法一改,今年各地报上来的税收整整翻了倍,这还是实行半年不到的成果”韩琦地方经验十足,对底下的种种事务都了如指掌,看得出如今改革势头极好,他自然高兴。
      其他人也都点头,面露轻松欣喜之色,唯有范仲淹皱着眉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些士绅勾连成气,朝中有人立足地方有钱所以地方势力极大,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其中必然有事。
      想到这里,范仲淹开始泼冷水了,对这些人讲了自己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越说越觉得那些地主士绅要搞出大事,其他人也不是固执的人,对范仲淹普遍信服稍微思考后也心中沉重。
      现在主要是敌人在暗,我在明。只能被动等待出招,范仲淹行事果断想明白只有万无一失才不会出错,从政令下达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清晰准确,既不能刻板的施行也必须做到不会被曲解。
      各自都在想着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张茂则笑呵呵的挡在了他们面前,“各位大人安好”
      范仲淹作为代表,知晓御前大太监张茂则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张中官来此,是官家有命?”他不咸不淡的道。
      因为唐时太监为乱,到了后期权监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以史为鉴宋开国以来,对太监的限制就极大,至少张茂则对范仲淹这种既有名声也有官位的人来说,看在官家面子上不给他脸色看就不错了。
      “官家有命,令范公、司马御史、欧阳大夫、宋学士下朝一见”
      几人对视一眼,跟着张茂则去了御书房,原本以为是关于改革税法和裁军裁官的大事,路途中他们还小声的交流了一些事情。
      等到将近午时,出来的几人面色都十分奇异,官家已经预先探知那些反对者将要实行的手段,舆论攻击加上民意胁迫,果然都是很阴毒的手段,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至多官府下文禁止此类文章出现。
      没想到,官家想要办这个什么“报纸”,报纸让官家描述是能进入千万人家,不论文人雅士还是市井小民都会观看。听到这里典型文人的他们心绪也有些激动。
      官家邀请他们在上面写稿子,据说是借他们的名气引流,说到这里几人都露出了得意又含蓄的笑容,文人相轻,官家单单挑选了他们写文章这不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嘛。
      回府后,几位大文学家或是拿出从前没有公之于众的作品修改,或是铺纸磨墨当场创作,要在同一平台上展示作品,那就是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自己不能落于人后。
      天子颇为感慨,不知是否天地眷顾,大宋朝文风极盛,人

第92章 准备报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