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么惊奇吗?”顾惜惜点点头,“我少见多怪!”
“这还是老太爷发现的。如今每个驻地都有一些。我让人帮你清理。”
一会儿锅又重新支起来,打了半锅水,赵德将砖头取回,十分诧异的看着顾惜惜,“大小姐用这个做什么?”
“做吃的。”
“这砖头,是要用来垫炉子脚吗?”顾房源问。
他的话还没说完,顾惜惜将砖头直接拍碎,丢进的已经快要开的水中。众人诧异不已,全部看着顾惜惜。顾惜惜从容的走到一边,坐在椅子上,研究起桌子上的茶水来。
“这是些什么树叶?”
“有人叫齐皇,也有人就霸道家,还有人叫烧得好。”
顾惜惜笑,“这名字果然好。”
“家中一切可好?”顾老太爷太顾得上问一句。
顾惜惜点头,“大家都挺好的。”
“你祖母还作妖?”
“哪儿有。”顾惜惜嘻嘻一笑。
老太爷叹口气,“你爹呢?”
“爹也很好,我来之前病了两日,不过吃了药,很快就好起来。”
“哎,他那样儿。”老太爷摆摆手,“也不知道怎么就养成那样。如今我是后悔的很,早年就该把他弄军中操练一番,也不至于如此。”
顾惜惜笑,“爷爷,我阿爹可是独苗,您可舍得。”
“你阿兄不也是吗?”
“阿兄可是举国震惊的才子,这天上的神仙都会眷顾她的。”顾惜惜指着天上道。
“你阿爹当年也不错,是有名的八公子,我想想,那时候可有哪些人?”老太爷的话还没说完,那边守在锅边的人跑过来,对着老将军道,“帅爷,有反应了,锅里的转头吃水,涨起来。”
“呸个没文化的,砖头,你去挖一块放锅里煮,看能不能涨起来。”
“呵呵……”他自己一抹脑袋,笑起来,“好像是不能,赶紧回了锅边,早了个铲子过来,伸到锅里搅动一番。”
“扶着我过去看看。”
“是!”
顾惜惜扶着顾老太爷走到锅边,锅里“砖”被煮散,开始冒出米汤色的汤。顾逸芝从外进来,走到锅边,看着锅里煮着的东西,脸上尽是惊喜,“这是薯芋吗?你果真找人做成了?”
顾惜惜道,“怎么?还不相信吗?”她拿起铲子搅动几下,砖块散开,汤锅里冒出一店味道,“再煮一会儿就可以。”
几人胸中激荡不已,看着这砖头变粮食的戏码只怕平生也难得见一回,如今看顾惜惜的眼神都变得充满敬意。
“惜姐儿跟爷爷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顾惜惜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我曾听我阿娘说过,有种做干粮法子,就是将粮食煮熟烘干做成砖头的样子便于储藏,当时也未细细打听,几年前江南出现涝灾,颗粒无收,我就想着这除了粮食可还有什么可食用又能长久保存的方法没有,于是便找人询问,终于在三年前找到了个高人,此人利用秘密可将稻米,面食黍米等做成粮食干,靖州多产芋,我想着能不能也用芋等杂粮煮熟之后再行脱水烘干,压制成砖头一样的食物,一来方便贮藏,而来平时用来搭建房屋也行。我想着爷爷在边关人多,指不定那一日就遭遇这等缺粮的境况,于是制成一批之后,便找人运了一些过来。”
顾房源使劲的拍了一把脑门,“当时我还背过这砖头呢?谁成想竟是这等宝贝吗?”
锅里的汤已经在冒泡,芋头粘稠的香味已经散发出来,旁边的参军薛蒙召抬手就打他,“呀,当时你可是发了一肚子牢骚?这会儿充当什么好人。”
“是是是,我知错,小的眼拙。”
锅里的汤已经翻滚,浓浓的露出奶白色,用铲子一搅动,发出一股香味。有人捧着碗过来,顾房源抢过来,用碗舀起一小碗,喝了一口,一脸惊喜,“这味道,还真不错……啊,帅爷,我给您盛点,您尝尝?”顾房源舀了一碗,忙递给了顾老将军。
顾老将军整日的愁容舒展,打手一挥,“大家都尝尝。”
几人舀进碗里,尝了味道后,纷纷点头。
“也可以泡软了放火上蒸。”顾惜惜道。
顾逸芝道,“也可以与饭食同煮,平日做成菜品也可,少加一些水,不比一般粮食经得住饿。”
“打仗的时候,一人口袋里装两快,放嘴里泡软也成,这可是好东西啊。”
“是啊,而且这味道调的好,连盐的味道也有,还有干蔬菜吗?这是……呀,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高人,顾小姐,您真是神人啊。”
顾惜惜脸一红,“多谢多谢,都是我爷爷生的好。”
顾逸芝道,“妹妹可真是瞒的好紧,我也被你弄糊涂,那么几大船,大约也可支撑一两个月,朝廷明年的粮草也该下来。”
“这不是万一吗?爷爷既写了求救信,自然十分紧急。”
“好是好,这法子还想着瞒着呢?”
顾惜惜道,“这一来粮食”大爷爷也赏了那王虫子一碗,让他也知道我妹妹可只值八百石粮食。”
众人哈哈大笑。
接下来便老太爷安排,顾惜惜觉得自己也不太懂,她自己走了出来,风吹乱她的头发。顾家老太爷派了个警卫兵跟随,顾惜惜朝着最高的山口去。
站在工事的顶端往外看,四喜山想一条银龙一样盘桓在大地之上,远处的白雪延绵不绝,一直延伸到远处。她朝着离国的方向望过去,只能看见白雪,什么都看不见。
“姑姑,对面山头才是是大雍。”小兵指着远处的工事对顾惜惜道。
“我知道。”远远的望过去,大雍的工事与白桥关遥遥相望,插在工事上的大棋迎着风狂乱的招展着,像西凤一样,大雍的外围也被白雪覆盖,偶尔还能听见对面传来的操练的声音。
“你去过离国吗?”顾惜惜问。
小兵吃了一惊,“没有呢?离国,离我们这里
第62章 大变粮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