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一说一,李逸吃了十多年福神庙的酒席。
      今年的酒席,标准超乎想象的高。
      看到这些菜,大家的埋怨声也逐渐小了。
      虽然上午很累,但现在吃的很开心啊。
      江浩然抿了口米酒,然后问道:“哥几个,我有个问题哈。”
      李逸和三位好兄弟都看着他。
      “你们村子为什么不定制三轮车,让三轮车拉着神像呢?
      你们采用最原始的抬轿子,这肯定很累啊。”
      江浩然顿了下后,继续说道:“我没看错的话,你们的轿子都是实木的吧。”
      李逸和三位好兄弟都苦笑连连。
      只能说江浩然想的太简单了。
      早在五年前,就有不少人提议过,放弃人工抬轿子的方式。
      可是很多老人不同意。
      在他们看来,抬轿子是一种传统。
      其实,纵观沿江村的游神活动,人力包揽了所有的环节。
      这也是很多老人不愿意放弃人工抬轿子的原因之一。
      李逸轻叹道:“只有等老一辈退下,看能不能做出改变吧。
      至少张叔成为管理之一,我觉得就是一个好兆头。”
      田野和张子杰点着头。
      这话靠谱。
      江浩然疑惑道:“这跟理科父亲有什么关系?”
      张理科笑着解释道:“我老爸比较开明,村里一些有望成为福神庙管理的叔叔伯伯,也比较开明。
      他们正式接管福神庙的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提出意见。”
      “原来是这样啊。”江浩然恍然大悟。
      江浩然犹豫着说道:“我发现,你们农村的老人都比较偏执,都比较注重传统。”
      田野开口道:“这个肯定的啊,他们基本都没有读过书,思想肯定没有我们年轻人那么开明。”
      读书可以明智。
      这个明智跟学习成绩没有很紧密的关系。
      李逸认为,以前的老一辈,读完了小学,在农村就很厉害了。
      如果能读完初中,就更厉害了。
      能上高中,那简直不得了。
      上大学就不说了。
      那个时候的农村,有几个人可以上大学啊。
      “李逸叔叔,我要吃那个。”
      安娜小朋友指着餐桌上的梅菜扣肉。
      李逸给小丫头夹了一块扣肉,并问道:“安娜,喜欢吃扣肉吗?”
      安娜不停的点着小脑袋:“喜欢,这个肉好好吃。”
      见状,张子杰好奇的问道:“小逸,难道你在美国没有做过梅菜扣肉吗?”
      没等李逸开口,江浩然便开口道:“做过吧,我都吃过好几次。”
      李逸轻笑道:“做肯定是做过,但做的味道不算很好。
      主要是在华商超市买的梅干菜,质量没有老家这里的好。”
      李逸夹了一筷子梅干菜,说道:“说实话,在我吃过的所有梅干菜中,这个梅干菜可以排前三。”
      美国的华商超市很多华国的产品,质量确实非常好。
      但也有一些产品的质量只能算普通。
      梅干菜就是其中之一。
      主要是好的梅干菜,基本很难流入市场。
      老家这边,一些手艺好的老人,做的梅干菜都是留着逢年过节吃,或者送给儿女,基本不会卖出去。
      李逸曾经询问过华商超市的工作人员,华商超市的梅干菜是从哪里收购的。
      华商超市给出的回复是,从皖省一个农村工厂手中收购的。
      李逸当时就明白了。
      工厂生产的商

第681章 你小子太会享受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