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章 胎仙飞下九重天[1/2页]

一笑小窗中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幕降临时分,御花园里灯火辉煌,喜庆的曲子一首接着一首地奏响。
      主桌席,就设在“绰然亭”里。长条的桌子后面安放着皇帝的宝座,在宝座的两边,各设有一把龙凤纹扶手椅。也不知今晚哪两位贵妃有幸,来参加皇帝的这次初夏的盛宴。
      副席只设两桌:一桌是左右榜的一甲进士们;另一桌,便是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奇怪的是,这桌上还坐着一位与张养浩同一品阶的新进“太医院”的院判钱涛。他与其他官员无话可说,独自坐在那里,格外引人注目。
      【一】《归舟》揭?菟?诗
      副席的主客上,坐着一位四品的院判[医院的科室主任]。这场面让入席的人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了头脑——今儿这阵仗,皇上究竟是所为何事?便私下里纷纷议论起来。
      左榜状元宋本问榜眼李端:“年兄,你可知道圣上为何召我等来?”
      李端道:“不知呀!”
      宋本又问:“会不会是为公主招驸马而设宴?”
      “招驸马?”李端笑道,“年兄啊,你我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都是有家有业的,就算是招驸马,会招我等?你想什么好事!”
      宋本,字诚夫,是大都人;李端的家,却在南方的扬州。
      李端比宋本大两岁,今年都四十三了。他是一恢复科举那年就来京参加了考试,但是,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汉人和南人要想在元廷里做官,考取进士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是要得贵人引荐。所以,李端去年一进京城,就四处打听,遍访当朝的权贵。终于,他通过右榜举子郭尔罗斯找到了一座实力雄厚的大靠山,也就是当朝的左相拜住。
      更为可喜的是,李端在这次廷试时又超常发挥,考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样的话,在京城里补个实缺,掌握实权,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一干人正在说笑,远远地见揭?菟棺吡斯?础
      见老师们都站起来迎接,众进士也纷纷起身,行礼。张养浩笑问:“揭大人啊,你是什么时候回京的?”
      “昨天刚回来,”揭?菟顾担?鞍パ剑?糯笕税。?鹿俳裉焐衔缃??ǖ剑?噬先慈梦医裢砝从?ㄔ袄锊渭友缁帷!
      柳贯忙问:“曼硕兄,你没问皇上为何宴请我等?”
      “我哪敢问?”揭?菟沟髻┑溃?翱赡埽?残恚?俏?医臃缦闯景桑。俊
      “去,一边去!”柳贯笑道,“曼硕兄跟我一样,只是一个‘应奉翰林文字[从七品],皇上会为你接风洗尘,你是官职高,还是功劳大?你这不是出外打仗,保家卫国,你这次是回家省母……”
      揭?菟刮剩骸暗来?忠晕??〉芤桓鋈嘶丶沂鞘裁春檬拢磕鞘呛苄量嗟挠??
      柳贯道:“你尽是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回,如同春游一般,何谈辛苦?”
      揭?菟顾担骸鞍パ剑?来?职。?裎艺獍隳昙偷娜耍?钆碌木褪锹猛镜墓露烙氲唪ぁ??
      “行了,行了,在张大人和我面前,不要说老,你可比我俩整整小了四岁啊!”柳贯又笑着逗道,“不过,你确实看起来比我俩老,这怎么胡须都有白的了。”
      “伤心过度呀!岂能不白了小弟的黑须?”随后,揭?菟褂忠髁艘皇孜逖月墒?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张养浩重复着第三联说道,“听说,揭大人在回家途中惊闻程大人[程钜夫]病逝,十分悲痛,便去往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为其立碑?”
      “是啊!”揭?菟褂至闷鹆俗约旱暮?胨担?跋鹿俚暮?耄?褪俏?檀笕怂?住O氲蹦辏?悦项\与我等二十余南人,都是承蒙程大人的推荐,才来朝廷为官的,他的仙逝怎能不让我等悲戚?”
      柳贯道:“程大人是当代名臣,也是我们南人的骄傲。他历事四朝,是朝廷最为信任、倚重的汉人高官,以至于被世祖皇帝封为了齐王。曼硕兄能为其树碑立传,也算是为我等怀念程大人的无量功德所做的一件大好事。说不定,今儿的夜宴,还真是为揭大人接风洗尘的。”
      【二】《正宫.塞鸿秋.春来时绰然》张养浩.元曲
      听着大伙儿都在胡乱揣摩圣意,张养浩赶紧摆手制止。随后,他高声吟唱了一首《正宫.塞鸿秋》曲子:
      “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
      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
      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
      冬来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
      春夏与秋冬,四季皆佳会,
      主人此意谁能会?”
      正唱的尽兴时,皇家乐队奏乐却戛然停顿,随之改奏“丹陛大乐”【1】。这说明,皇帝的御驾到了御花园。
第54章 胎仙飞下九重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