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府前院。
一大早,袁瑞早早的醒了,他在等着宋玉过来找他。
可是左等右等,他怎么都不来,这让袁瑞有些疑惑。
难道是昨日自己太过严厉了?
走到门口,看一眼有些阴沉的天空,看来今日是要下雨了。
正打算回屋里,就听身后突然有人叫自己。
“袁先生,袁先生,等等,等等。”
不解的转头看去,小屋前的锦鲤池子对面,那身材臃肿的宋老爷正不停地招呼他。
见他跑的急切,似有急事的样子,袁瑞立刻迎了上去。
“老爷。”
行完一礼,他就呆立着不动了,宋老爷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让他没有办法继续开口。
索性伸手扶着他,把他扶到一边的亭子里坐下。
坐在石凳上的宋老爷,好像是生怕他会离开似的,一把抓住他的手臂。
嘴里喘了几口大气,缓了缓说道,“袁先生,昨日万幸你机灵,才没让玉奴儿犯下大错,宋某感激不尽。”
“这是小的应该做的,老爷不必挂怀。”
“不不不,袁先生,您可折煞我了,您可千万别再称小了。”
“这是为何?我本就是您府里的护院,理所应当自称小的。”
不想,这话一出口,宋长清整个人就像被电击了一般,那么胖的一个人瞬间从凳子上弹了起来。
“袁先生,袁先生,莫要这般说,若是被人听去了,怕是我宋家都得被那文人墨客的口水给淹了。”
袁瑞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个事儿这是?
好在宋老爷看出了他的困惑,当时就开始解释。
“您昨日作的那三首诗,今日满城都在传唱您的大作,外人都当是我儿所作,可谁又知道这几首诗出自您的手笔。”
“满...满城传唱?”
“是啊,满城传唱呢,现在都有人出价百两,只求我儿手书的那篇呢。只是遗憾,当时我儿并未题名,那诗若是完整的更是有价无市。”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手抄的几首诗竟然能火成这样。
宋长清见袁瑞愣神,也不在意,试探着问道,“袁先生,您看您能否为三首中的任一首题个名?”
“可以倒是可以,那便题第一首的吧,第一首名为《菩提偈》。”
“太好了太好了,我这便回去将这首《菩提偈》抄录下来,袁先生若今后再有佳作,可一定要记得叫上宋某,届时必将前来聆听大作。”
宋长清说完,给袁瑞行了一礼,这倒是让袁瑞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主要是他执的竟然是弟子礼,完全就是把袁瑞当成了先生来看待。
按理说他宋长清没必要如此这般,而且他连这几首诗是否真的出自自己之手他都不确定。
“宋老爷,是否太草率了一些?”
“不草率不草率,早前宋某确实怀疑过先生的才学,可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三个题目都能被您蒙出来。”
现在明白了,倒是自己走进了误区里,天下好诗本就那么多,哪能都被自己抄来。
既然抄不来,那只能是他自己写出来的呗。
见袁瑞似乎也明白这层道理,宋长清又有些支支吾吾的开了口。
“袁先生,宋某在此有个不情之请。”
“宋老爷但讲无妨,若能办到自会相帮。”
“也不是甚大事,您也知道我家儿子的课业稀松,宋某想请您闲暇时教导他一二。”
听他说完,袁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反正平时他也经常跟宋玉厮混在一起。
“这有何妨,我与宋玉本就要好,就算您不说,我也会时常督促他的。”
宋长清简直大喜过望,好生感谢一番便打算离开,他还要回去向夫人复命呢。
“那袁先生暂且歇息,宋某先告辞了。”
“宋老爷慢走,对了,今日为何不见小少爷?”
这个问题让宋长清一愣,随后有些尴尬地道,“玉奴儿被他娘亲安排去处理些事情,可能三五天便会回来。”
袁瑞目送着他离开了,只是一时半会的实在想不通,怎么宋玉走的这么着急,连打个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既然是他家里派出去的,倒还轮不到袁瑞担心。
没了宋玉跟着,他今日打算去逛逛镇子,现在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现在不光是个普普通通的护院,甚至还是一个和宋玉同等待遇的书童?
好吧,其实这个身份也没啥好光荣的。
至于为啥是书童,还是他自己和宋长清商量的,他撑死了会背点书,让他去教书还不如让他教母猪怎么上树呢。
那还不如当个自由自在的小书童,得空再抄几首诗就行。
哼着小调,回屋里拿上自己为数不多的家底,准备出发!
与此同时,宋玉的小院里。
本该已经出门的少年,鼻青脸肿被迫着抄书,一边抄一边叹着气。
............
下午,袁瑞看看外面的雨暂歇.
 
第15章 兼职书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