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宋府里举办了家宴,为李缘庆贺。
原本禁止他饮酒的儿女们,今日也没了声音。
毕竟人家老师就在跟前,还轮不到自己几人来说教老爹。
席间,袁瑞有点担心自己的老徒弟喝大。
偷偷渡了一丝真气,护住他的五脏六腑。
一顿宴席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算堪堪结束。
老徒弟最后是被自家儿女,背回去的。
落在最后的二女儿李学眉,对袁先生千恩万谢之后才离开。
自己老爹一辈子钻研学问,可幼年时缺少名师指导。
临了临了居然碰上一少年贤师,如何能不感激?
..........
酒宴暂歇。
袁瑞回了自己的小楼里去。
鬼灵精的宋玉,悄咪咪的跟在他身后,随他进了书楼里。
“出来吧,别躲躲藏藏的了。”
走在前头的袁瑞,哪会不知道屁股后面跟着小尾巴。
干脆站在原地等着他出来。
隔着几步远的宋玉,讪笑着挠挠头,从廊柱后转了出来。
“袁大哥,不对,袁先生,我...我想跟着您回去念书。”
今天李先生拜师的阵仗,给宋玉造成的冲击太大。
他怎么也想不到,几天功夫怎么袁大哥却成了别人的老师。
最关键那学生他还不是一般人。
是岳阳镇乃至这十里八乡,都有名的老学究,李缘老先生。
看着面前身份剧变的袁大哥,他一时之间有些踌躇。
“玉奴儿,你我二人之间无需见外,还是像往常一般唤我大哥便是了。”
袁瑞的表态,让犹豫的宋玉大喜过望,兴冲冲的跑到了他的跟前。
“袁大哥,那我往后还能跟着你温书吗?”
“当然可以,这又有何不可的?”
“嘿嘿嘿,主要是我怕爹爹会怪我,搅扰了你的思绪。”
“无妨,你来便是了,若你爹爹问起,就说是我让你来的就成。”
“哎,我知道了。”
风雨廊下,一大一小的两个少年相视而笑。
那连廊尽头,一双大眼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没有出声去打扰他们。
待袁瑞有所察觉将视线望过去时。
却只看到一闪而过的小揪揪,心里会心的一笑。
带着蹦蹦跳跳的宋玉,往自己的院里走去。
袁瑞问他这几天去了哪里,为何走的这般着急,自己连告别都没来得及。
宋玉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等二人进了书楼,让宋玉自己去看书练字。
自己也拿了一本书,坐在书桌的对面慢慢翻看起来。
他现在头脑清明,酒宴上饮的酒,早早被他用真气散了出去。
刚翻看了几页,书楼外边有人轻声,呼唤起了他的名字。
假装埋头苦学的宋玉,一下子来了精神,脑袋伸的比乌龟都长。
“好好看书,与你无关。”
袁瑞放下书本起身,轻声的呵斥一句开小差的宋玉,便踱步到了门边。
将门拉开,门外站着的竟然是宋夫人。
只见他带着几个下人,站在门外笑意盈盈的看着打开的楼门。
见袁瑞出来了,盈盈一礼。
这倒是让袁瑞有些受宠若惊,赶紧回了一礼,随后才问道。
“夫人,可是有何要事?”
“不是的,妾身得下人通禀,知道玉奴儿正跟着袁先生一块念书,特备些瓜果给您送些过来。”
原来是这点事啊,袁瑞也不阻拦。
让开身子,示意宋夫人送进去。
这倒不是说宋夫人大惊小怪的,实在是这大商,一直以来便是以文治国。
最是敬重,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这袁瑞虽不是进士及第榜眼探花,可随便出手就能拿出几本巨著来。
不得不让宋府敬重。
........
宋夫人进了小楼,吩咐下人将瓜果放下。
打发下人先出去,自己有些话要和儿子说。
等下人们都出去了,宋夫人紧走几步靠在儿子身边。
悄咪咪的和儿子交代着。
“儿啊,你可听好了,这袁先生有大本事,虽然娘不知道他先前为何装着什么都不会,可娘观察过,这袁先生不像是有歹心之人。”
宋玉有些不耐烦,娘亲什么都好。
就是这疑神疑鬼的毛病,有些不讨喜。
“哎呀,娘亲,我知道的,袁大哥待我极好的。”
“你这孩子,怎么娘说你两句你还不乐意了?”
眼看着宋玉想要反驳自己,宋夫人杏眼圆瞪。
威胁的意味明显,宋玉只得讪讪闭嘴。
“娘可告诉你,你现在跟着袁先生读书习字,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师徒之实是有的,若将来你能学到点皮毛,娘都心满意足了。”
“我知道了娘亲,孩儿会好好跟着袁大哥学的。”
宋玉再三保证之后,宋夫人才高高兴兴的离开了书楼。
临出门的时候,又再次,和门外等她出来的袁瑞施了一礼。
等送走了宋夫人,袁瑞才安心地重新回了书桌前。
慢慢翻看没读完的大商传记。
.............
一个下午的时间,两个人都没有出书楼。
期间宋玉有几次想要跑出去玩耍,被袁瑞拿戒尺抽了手板。
才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桌前看书。
待到华灯初上,下人们进来给书楼里点上灯,才放过如坐针毡的宋玉。
把饭食放下,下人便出去了。
&n
第21章 刻印法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