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玄宸离开后,谢子雯留在玉珍阁又与余管事商讨了一些商业上的事情。
玉珍阁的演出舞台可以“造星”,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让谢子雯又有了一些想法。既然这些权贵圈的人也希望自己不为人知的才情能享誉京城,那玉珍阁就在舞台演出的基础上再烧一把火,让那些进不了玉珍阁的人通过另外的方式“追星”。
说书先生之所以能受市井小民的追捧,不外乎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而许多事件的舆论发酵也是来自酒肆茶楼中说书先生的那张嘴。
玉珍阁的造星演出如今才初具雏形,成名的目前仅有娴五小姐一人,但就门外那些狂热的围观者来看,再推出几位只是时间问题,等到后期名人效应一出,这些人在百姓中就有了一呼百应的势头。
所以,玉珍阁未来的商业方向就很明确了,除了推个人才艺,还可以推个人“讲堂”,从翰林院和国子监里挑几位出来讲学,每周安排两次即可。
而玉珍阁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记录成册,用刊物的方式宣扬出去。
后面的结果会如何呢?谢子雯想想就激动,从玉珍阁拓展出来的一系列商业版图肉眼可见。
余管事听了这些设想也是激动万分,虽然他并不是很明白谢子雯说的经纪、明星、出版这些词出自何处,但是却很清楚这些事一旦能做成,将会是了不起的大事。
余管事以前只知道玉珍阁就是卖精美玉石的地方,所以他以往的所有使力都是专注在售卖产品上面,但自从谢子雯接手后,玉珍阁早就不只是一个玉石店,她的每一次策划看似都与卖玉石无关,可确确实实每一次都能把玉珍阁的销售额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余管事还记得当初姜玄宸把他叫去,吩咐他把这玉珍阁拿出来给夫人练手时,他心里还暗暗不服气的场景。现在想想,真是太打脸了。
“王妃,照您如今的规划,玉珍阁以后就真的不是一个卖玉石的地方了。”
“玉珍阁会成为大周最知名的玉石店,这一点余管事不用担心。”谢子雯微微一笑,“我刚才说的
第253章 新的商业版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