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的!
  这叫什么?
  这叫自打嘴巴!不打自招!我们是伪政权!
  所以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不该发兵!
  我草!这特么是什么逻辑?什么神结论?
  然后……
  这朝堂之上自然便有人开始了据理力争,觉得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咱们应该响应秦王的号召,共同对付蛮人!蛮人现在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这位一直叫嚷着要发兵,要响应李季泽号召的人是谁?
  阮大英!
  阮大英的经历是个传奇,在女帝的爷爷那一辈儿就是官员了,后因为挪用公款几千两银子。
  这事儿本不稀奇,尤其是在大齐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比起叶向高这种贪得无厌的家伙,挪用公家几千两银子,然后有钱了再补上。
  这种官员,你都得说他是高风亮节了!
  偏偏阮大英被人举报了。
  而后,便被发配来到了南方,守皇陵了。(太祖的父母陵寝,不是北方的皇陵)
  他真正的牛皮之处在于,他和总兵高盼有交情,他们是老乡!当年阮大英接济过他。
  后面高盼有什么遭遇,大家都心知肚明,这货加入了义军然后被招安了。
  招安是谁去的?
  就是阮大英!
  至此,阮大英招安高盼有功,所以进入了南方陪都的高层。
  在这里说是陪都的高层,其实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货了。他们手中是没权利的,真正的权利都来自北方,来自女帝身边那一伙官员。
  而后,女帝不知所踪,北方的官员一个没跑出来,先后投降乱贼后投降了蛮人。
  南方陪都的官员们,迎来了辉煌时刻,他们另起炉灶拥立了赵武为帝。
  又是阮大英,靠着高盼这一层关系,把这位总兵拉入了南方朝廷的麾下。
  至此……
  阮大英靠着一个“老乡人”完成了逆袭,成为了南方朝廷的内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
  他就是坚定的,想要派兵去北伐,光复土地的人。
  只可惜,南方朝堂从小往上,没人关心到底要不要北伐,要不要光复土地。
  他们想要的是握住现有的权利、地位和荣华富贵!
  从下往上甚至到皇帝,大家谁也不想去北方。
  这感觉像什么呢?
  宋高宗赵构,北伐?谁说我想北伐?
  他的权利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跑到了南方得到的,他能当皇帝也是因为中间隔着一条江,挡住了对面的金人。
  有这条江在,我在南边活得好好的不好吗?天天好酒好肉,有美女!
  为什么我要作死?我要花费无数钱财、人力物力去北伐,去对付非常难打的金人?
  最气人的是老有一个姓岳的家伙,天天嚷着要北伐,要迎回二圣!
  他俩回来了,朕干嘛?
  那朕走?
  现在在郑武身上不一样吗?
  为什么要北伐?蛮人好难打得好伐?
  他们隔着天江龟缩,享受荣华富贵不好吗?
  费力跑过去,就算是打赢了,万一李季泽说的是真的呢?女帝没死!他手中有女帝,朕该怎么办啊?

第169章 宋高宗再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