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林典拿着三双草鞋,和几人一起下了山后,先送迁安去兽皮鞣制场,又拿着三双草鞋去了大巫家。
看路边的小花很好看,林典没忍住摘了两朵,缠绕在明秀姨的一双鞋上。
林典把草鞋挂在胳膊上,抓住藤条爬到小木屋时,大巫一家人正团坐在地上吃饭。
林典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大巫早~明秀姨早~小存格早~我把鞋子放在门口了,如果有不合适的再找我,我帮你们改。”
说完就抓着藤条滑下去了。
明秀和小存格跑了出来。
明秀蹲在木屋边上低头喊她,“典,你上来吃点早饭再回去。”
“姐姐,你上来吃早饭吧!我阿娘烧了药肉汤。”小存格趴在边边上。
药肉汤?药膳?
林典挥手:“我刚吃过早饭来的,你们快回去吃饭吧。”
说完,也不让他们为难,挥挥手跑走了。
林典回去的时候,发现育当已经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连几个灶里的草木灰都清走了。
两个木桶被凿的差不多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挖成型了。
最近几天育当不会出去,木桶就留给育当了。
林典看着自做好以来,头一次闲下来的窑灶。想了想还是挖了点黏土回来,捏点锅、碗、瓦罐之类的烧制,一天只能出四、五炉的低产量,怎么能闲下来?
林典捏着陶器,育当捡了柴火抱回来。她昨天做的背篓,果没有背走,说是舍不得用。
在林典眼里,东西就是拿来用的,什么舍得不舍得的。
林典用泥手,指着背篓,“用那个装,装你能背动的量就行。”
看育当高高兴兴的背着背篓去捡柴,林典继续捏陶器。
当她意识到窑灶的出产率很低,就没打算让窑灶停下来。一口气捏了很多东西,确定今天一天烧不出来,才停下来洗手、洗陶罐。
之前砍的桦树已经放置了两天了,林典今天终于腾出时间,来造她的木门大业了。
挥舞着斧头把两棵树的树皮剥了,把树皮里的纤维撕扯出来,放在一边,等晾干以后拿来编草绳用。
没有测量工具,林典只能找一根还算笔直的藤条。测量一下门的高低,用石刀刻下尺寸,比着这个尺寸,把木头砍成要用的大小。
窑灶在洞里发光发热,林典在外面挥汗如雨,育当捡了柴火,一趟又一趟。
直到育当停止捡柴,林典才把门框做好。
洞口是不规则圆形的,做出来的门框却是正正方方的。虽然她知道用火加热弧点,用力掰出一个弧度,会让木棍成弧形,但是那样的话,砍木板做门,就要砍长短不一的木板,太麻烦了。
她宁愿砍一样尺寸的木板,至于门框和山洞的空隙,可以放着不管也可以用泥巴糊死。
有了拼接木板的经验,拼接木板已经难不倒她了。量好所有需要的尺寸,和要留缝隙的大小,林典就奋力朝着目标前进。
直到育当叫她吃饭。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树的影子也成了小圆点。
昨晚果剁肉时,直接把白花花的肥肉切给了她,让她炼油做蜡烛。
上一次的蜡烛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果让她再做一些,说是很好用。
林典记得自己做过蜡烛模具和烛台,因为一直忙,被她遗忘了。
吃完饭林典把模具翻找出来,又找了件自己破旧的兽皮胸围,用石刀划成一条一条的细皮条。
把兽皮条放进模具里,倒了十分之一的油。如此弄好所有模具,放在不会被碰到的地方,等着凝固。
窑灶里烧好的陶制品,让她找了两根木板夹了出来,又把风干的放进去继续烧。
等待烧陶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她外面做了一半的木门,还等着她去做另一半。
如果不是木板的薄厚不一样,林典早就做完木门了。没有专业的工具,一切全靠人力。劈劈砍砍,拼拼凑凑,终于拼出薄厚相差不大的两扇门。
把一扇门左边留出的上下两个尖,对准门框上提前挖凿出来的洞里,先装好上面的,再把下面短的推进下门框里就容易多了。
安装好两扇门。
林典试着开关了一下门,因为没有打磨,开关门的时候有些滞涩和噪音,但这种问题,用过一段时间就会磨合好。
所以问题不大。
他们住在洞里,门一关,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避光性强的厉害。白天只要洞里有人,就不能关门了。
林典还做了里外两个门闩,虽然都是用木头做的,但是应该能防一些动物。
自从听育当和迁安聊天,知道只有自己一家被撵出来住在这山里后,林典夜不能寐。
别人有危险,一座山头的人,最迟十分几钟也能有人赶到。她家要是有危险,等别人从自家山上下来,再爬上她们家这座山,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有个门,她心里踏实多了。
做完门,连一根树都没用完。一些薄厚不一的木板,乱糟糟的堆放在一起。
可以奢侈,但绝不能浪费。
林典看着好好的木板,想着怎么利用。
她家客厅是放不下什么了。
本就三米宽的小洞,右面洞口处就是厕所,厕所旁边横着砌了一米宽的半堵墙,墙后面是一排不到一米的灶台,这段距离只剩下走路用的过道。
后面好不容易是墙上挖的置物架,但置物架前面摆了张大桌子,一张桌子,杜绝了能摆放东西的可能性。置物架隔了半米左右的空墙壁旁边是她房间的门。
而山洞的左手边,第一间是储物间,第二间是林、果夫妻俩的房间,最后就是扩可的房间。
一眼看到头的山洞,没有能放下东西的地方。让人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做床?
太鸡肋了,五张厚实的草席一垫,堪比席*思。
做柜子?
她和扩可的房间都有了。虽然林、果夫妻俩的房间没有,但是因为晚上习惯用蜡烛,他们肯定不敢放木质品。
想了想,做了几个小盒子和小箱子,用来装零碎的东西,到时候把能装的小东西都装进去。比如:几人的小衣服;木勺,筷子、锅铲;平时打磨出来的小工具。
只是这几个东西,用不了那么多木板吧?
做了几个小箱子和盒子,木材根本没用去多少。反而因为做多了,手法越来越熟练,完全可以提到生产线,进行一线生产了。
木材虽然珍贵,但时间也很宝贵。林典大刀阔斧的做了四个木架子。剩下的边边角角她也放起来,以后可以做些小东西。
为了能物尽其用,林典一下午不是去烧窑,就是对着木板敲敲打打,和一个木匠毫无二致。
没浪费是没浪费,但做出来的木架子,却是没地方放,摆在洞前的空地上,和浪费一样。
只留了一个小一点的,贴着洞里的墙放了,其他三个是没地方搁了。先放着吧,以后再说。
看着三个乱摆在洞口的架子,林典砍了藤条做了个篱笆墙,把洞口和洞墙面的空地围住,篱笆口留在了洞口左手边的路上。
林典宣布:这就是她家院子了。
“典,我来换草鞋。”磋告看林典站在用藤枝做成的东西里,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藤枝。
林典眼睛一亮,生意来了。
少年站在她围得篱笆院外,手里拿着根藤条和一大包东西。
少年手里的包裹,让累了一下午的林典觉得自己又行了。
“可以,要多大尺寸的?”不好让客人站在外面,林典把少年带到洞里。
磋告把手里刻上尺寸的藤条递给她,“我和家里人的。大小都照着大巫说的,刻在了藤条上。”
藤条上面清清楚楚刻画了三段长短不一的刻痕。
林典没想过卖草鞋,也就没有明确给草鞋订过价。
上次是大巫自作主张的给了东西。因着身份和给的东西确实是她想要的,也就这样了。
如果以后还有人要她做鞋的话,总得给个明确价,这样她卖的安心,别人买的放心。
藤鞋其实不费什么功夫,一双鞋子二十分钟左右就能编完,手速快的话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价格不好定太高,这都是拿命生存的年代,她还没有那么黑心。而且定价太高也不会有人舍得买,毕竟都赤着脚这么多年过来了。
思来想去,把一双草鞋的定价为:一块成人手掌大的无毛兽皮。
兽皮可以撕成一条一条的,拿来做蜡烛。这种年代,火和刀是生存的必需品,(刀磨得太费功夫,不划算)又都是住在洞里的穴居人,对火的需求会比对鞋子的需求大。
她也总共三件胸围,总不能都撕了。
“草鞋的不拘大小,价格都是成人手掌大的无毛兽皮。你要三双,就拿三块兽皮换。”
磋告错愕,“大巫不是用能换一个大木桶的驱虫草,才换了三双草鞋吗?”
大巫说自己是用一大包驱虫草换的,驱虫草长在丛林深处,不好采摘,那么贵重,他还怕自己带的兽肉不够,多拿了
第13章 第十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