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龙风之姿[1/2页]

明末封疆 杰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州那边的事已经打点好,事情解决了。”
      听完李信的话,宋永年不敢相信的抬起了头。
      “真、真的吗李大哥!”
      这些日子宋永年背井离乡,虽然有李信的照应。但还是饱尝了人间冷暖,其中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你可以回家了。”
      原本李信与宋永年的兄长宋康年是多年好友,这些日子以来,李信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来帮助照顾着这个可怜可恨又不争气的友人之弟。
      听到回家这个消息,宋永年再次忍不住下跪对着李信磕头跪拜起来。魏渊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不由得感叹道:
      “这李信公子真是个仁义之士,够朋友够义气,交朋友就得交这样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宋永年喜悦的手舞足蹈,渲染之下,李信、魏渊二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痛快起来。
      三人酒足饭饱后,李信提议前往宋永年暂避的丹霞寺一游,一来是这些日子寺内对宋永年多有照应,此番告辞理应去打个招呼;二来李信与那丹霞寺主持如信禅师颇有些渊源,借此机会正好上山一叙。
      “不知魏公子可有如此雅兴啊?”
      面对李信的邀请,魏渊欣然接受,反正此地距离秋平乡已有百里之余。任谁也不可能追到这个地方来了,难得有机会去一次不收费的古刹旅游景点,还是包吃包住那种,不去一趟那可不是他的风格。
      拿定主意,一行人便离开了喧闹的集市,乘着马车往北而去。沿途一路上,雪景怡人、苍松翠柏上堆着厚厚的积雪。
      脚下踏雪吱吱的声响,更是凸显了周围环境的安详宁静,仿佛置身于雪白一片的冰雪世界一般。
      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一条结冰的小溪旁。跨过一座浮桥,再向北便隐约可见丹霞寺的轮廓了。古老的寺庙与斑驳的石塔,掩映在苍劲的林海雪原中若隐若现。
      山峦重重环绕之下,冰封流水的曲曲迂回之中,便是南阳古刹丹霞寺。
      丹霞寺初建于大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为天然禅师所建。北宋崇宁年间,寺庙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后寺庙毁于元末战乱;到了明代,又在多名皇帝的推进下进行了修缮,丹霞寺终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荣光。
      走到寺庙正门处,香客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在一派银装素裹中别有一番风味。
      “真是深山藏古寺啊!果然名不虚传。”
      魏渊不由得在心里暗自感叹。
      不同于现在那些沦为旅游景点的商业寺庙,这个时代的古刹门前没有摆摊设点,也没有喧闹的人群,剩下的只有幽静而富有禅意的静态之美。
      撞钟的回音与鸟儿的鸣叫,都令人在肉体和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几个正在院中扫雪的小沙弥看见魏渊一行人前来,便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迎了过来。
      还没走到近前,其中便有一名眼尖的小沙弥喊道:
      “戒嗔师弟回了!还有李信公子!”
      一行人在小沙弥的带领下,来到了寺院之中拜见方丈如信禅师。
      进入大雄宝殿,一位慈眉善目,银须缕缕的得道高僧稽首以示问候。
      “阿弥陀佛,李公子别来无恙否?”
      “李信见过大师。”
      说话间李信很是虔诚的双手合十行礼。
      “这位是?”如信禅师看了看李信身边的魏渊,一瞬间神色略显惊诧。
      “这位是晚生结交的青年才俊,魏渊魏公子。”
      魏渊学着李信的样子也行了礼。行过礼魏渊却发现那如信禅师正盯着自己看的出奇,更令他诧异的是,从如信禅师的脸上魏渊竟然读出了诧异与惊恐!
      如信禅师之所以如此惊讶,实在是在他看来,魏渊的面相太过于奇特了!乍一看是碌碌无为的苦命之相,细看之下便会发现眉宇之间暗藏一股龙风之姿若隐若现!
      龙风可是象征着帝王啊!如信禅师年龄已近花甲,也算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但这传说中的龙风之姿,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如信确信,这辈子只怕再也不会见到如此贵相之人了。
      李信看着一脸惊愕的如信禅师很是疑惑,于是便开口问道:
      “大师?大师认得魏公子吗?”
      如信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哦哦!贫僧并不识得这位公子…只是这位公子的面相…”
      终究如信禅师还是没有说破,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出家之人更不应干预尘世之争。于是他顾左右而言他的转移了话题。
    

第二十六章 龙风之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