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4章 生活总要带点绿[1/2页]

寒门庶子 耐人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一早刘茂送来了十两银子,放在平常人家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刘茂说感谢他帮家里扫除了那个祸害,多出来的便是谢礼。
      这年头,有钱不赚,乌龟王八蛋。
      转眼年三十了。
      这是张旭在这个时代所过的第一个年。
      张旭被李悦早早的拉起来做体力劳动。
      远远望去,小村庄中星星点点的灯火微微起亮。
      农历腊月三十这一天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成为除夕。
      张旭把水缸里的水挑满,牲畜喂饱,?只有几只鸭子,后来又舔了几只鸡,喂着也方便。
      意为着来年生活圆满,不愁五畜。
      绿头鸭的翅膀被李悦轻轻都折断了。
      野鸭性子野,长大了不把翅膀折了容易飞走。
      做完这些,张旭起来把从集市上买的春联贴了上去。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写,这具身虽体原来也随着父亲写过不少,自从父亲去世后已经有五六年没有碰过纸墨笔砚了。
      再加上那天去集市里询问,这样一套下来要五两银子哩。
      当时的张旭摸了摸口袋,放弃了购买的想法。
      这个时代的纸张差不多约合五文钱一张。
      由于用毛笔书写,所以能利用的也只有一面。
      张旭贴好门联,进厨房里帮忙着,那些所谓君子远庖厨,只是那些读书人所不屑于自己动手做吃食。
      在农村里,哪有那么多讲究,白天妻子丈夫同样都要在田地里劳作,回来帮忙妻子做也是应该的。
      不过九成九的人认为妻子的义务便是相夫教子,那些家中的活儿计往往都是妻子一个人做。
      也有心疼妻子的丈夫时常帮着妻子。
      在忙活了一天之后,一桌子饭菜做好了。
      外面飘起了雪花,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雪了。
      虽然家中只有两个人儿,过年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不得不说古人的仪式感还真足。
      李悦喊张旭进屋换上新衣再祭拜先祖。
      张旭本来是想自己换的,无奈李悦说:“不能坏了规矩。”
      至于规矩是什么他哪里记得那么多。
      张旭换完衣服后,李悦当着张旭的面也换了起来。
      平常睡觉或者起床的时候要么是天已经黑了,要么天还没亮。
      哪里像今天那么这么清晰。
      这两个月的相处下来,李悦不像以前那么腼腆了。张旭盯着她看,他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真好看。”张旭从嘴巴里蹦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这两个月的温养下,张旭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李悦原先瘦弱的身体也多了几分圆润。
      后面……
      后面也就把衣服换好出来祭拜了。
      一套流程下来花了差不多花了三刻钟左右,也就是四十五分钟的样子。
      好在菜都是用大碗装的,没有冷。
      冬天的时候可食用的新鲜蔬菜少的可怜。人们在入秋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腌蔬菜,放置冬天享用。
      《四民月令.九月》记载:“九月藏茈姜蓑荷,作葵菹、干葵。”
      在那个时代,想要吃什么新鲜的蔬菜在市场里基本上能买的到。放在科技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想吃新鲜的蔬菜那就是一种奢望。
      聪明的古人也有自己在冬天吃蔬菜的一套方法。在先秦以前古人便学会了腌做方法。
      到了冬天,万物生机已不在现,蔬菜水果自然也不例外。
      人们也会做一些果干,比如柿饼。入秋的时候在集市里购买柿子,把实在烘干,添以白糖腌制。
      据记载,在先秦周王室设有专门负责腌制食品的人,即“醢人”。据《周礼·天宫》“醢人”条,腌菜设宦官(奄)1名,女工(女醢)20名,另外还有女奴(奚)40人,腌菜消费量很大,除食用外,多用于祭祀。从《周礼》所记来看,什么菜蔬都可“菹”,其中以韭、菁、茆、葵、芹、?、笋7种菜蔬为主,称为“七菹”。
      那些传承了千年的饮食文化,可不是某些棒子国所能比拟的,棒子国的泡在和它像比。
      毕竟一个是祖宗,一个是孙子,还是不

第 14章 生活总要带点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