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8章 科学家[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八月,大员铁锅铸造厂。
      赵大山,朱向阳,姚新汉,许尔显,徐治,宋启文等人都在。
      去年十一月,宋启文建议赵大山造铁锅,赵大山派人调查过后,果然发现是个赚钱的好行当。
      当月就组建铁锅铸造厂,因为大员的匠作局工匠可不少,至少不比济州少,但这边主要是造船,火铳和火炮都不造,只负责维修。
      而船匠大部份算是木匠,所以赵大山组织一了一批铁匠打造铁锅。
      大员铁锅共五个型号,主要是三种,一斤锅,二斤锅,三斤锅,另有五斤锅,十斤大锅都是看订单,平时打的少。
      卖法和后来差不多,按‘连卖,一‘连七个,(两个三斤锅,三个两斤锅,两个一斤锅。)
      一连为十四斤,大员卖出去七两,平均五钱一斤,相当贵,这一连七个锅的铁矿大概值两钱银子,算上其他材料,人工,成本价合计约五钱,十四倍利润。
      开始卖的时候,大伙还都觉的有点贵,会不会没人买。
      结果发现,自从西班牙的第一个代理多尔把他们铁锅带到马尼拉之后,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各国商人纷纷往大员前来抢购铁锅。
      连赵大山他们也没想到铁锅会这么受欢迎。
      想想历史上到满清雍正年间,外国商船过来都是五百连,上千连的购买,就知道这会欧洲和美洲,非洲还有南洋有多缺锅。
      多尔做为第一个代理,和赵大山签定了一年三千五百连的合同,足足两万多个。
      第一批五千个运到马尼拉,连欧洲都没机会去,直接在马尼拉被抢一空。
      当地土著趋之若鹜,纷纷疯抢。
      西班牙人给菲律宾和非洲、美洲带去了熟食和文明,在这大航海的时代,各洲人民都很缺锅啊。
      然后赵大山他们又发现,大员也缺锅,生番熟番和大员的百姓都需要啊。
      那怕移民过来的女真和蒙古人,都需要铁锅。
      现在铁锅已经成为大员最抢手的货物,比糖和盐还抢手。
      于是很快,赵大山知道自己牛逼吹大了。
      之前他在任务栏上写明,每年产锅二十五万个。
      然后发现,工匠还是少了,煤也不够,产能跟不上,关键从挖铁矿到冶铁料还需要人手和时间。
      而且大员矿产不多,又不丰富,炼铁最重要的煤都在现在大肚社和往北的地方。
      大员煤矿集中在台北基隆,到南投县、嘉义这带。
      南投即是鳌拜带兵刚刚灭掉大肚社的地方,刚刚纳入丁毅的统治范围。
      但距离台南城太远,宋启文前段时间已经确定了几个煤矿点,正准备组织大肚社和部份不打仗的投降汉军去挖煤,从开始建煤矿到产煤供应台南,估计要到年底才可能产煤。
      关键大肚社打掉后,后面往北还有其他生番熟番。
      特别历史有名的巴赛族就在基隆以南,接近台中的地方。
      巴赛族原本在台北地区,但西班人到那边建堡,把巴塞族往南逼迫了一点。
      所以现在赵大山发现,煤有点不够用,需要到福建去买。
      然后铁锅产量也来不及。
      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八个月时间他们一共才做了十五万个。
      主要他前面没算好产能,先吹了牛,最近已经有几个明商和外国商人都在催要铁锅。
      这下交不出铁锅,丢脸是小,丁大人的信誉是大啊。
      加上大员这边的生番熟番们也需要,逼着赵大山还得优先卖点给他们。
      “现在每月能产多少?”赵大山着急的问徐治。
      他迫切想证明自己,能让大员也

第608章 科学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