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2章 大事不妙[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近农民军又闹了起来,先是张献忠复反,接着李自成又出山,加上山东失收,别说外来的流民,山东省内都到处都是。
      常辉正组织人在煮粥,安民,也知道今天有新任巡抚到。
      他带着一波人在城门口附近,看到有兵马过来,赶紧上前。
      刘元的旗帐,牌子都很明显,十几个文武官员一涌而上,希希拉拉的声音有气无力。
      “拜见都宪。”
      刘元现是右副都御史加兵部侍朗衔,可称都宪大人。
      很多人都奇怪的看了眼刘元,因为大部份巡抚到任,都会乘桥,骑着马的文官确实少见。
      刘元面无表情的跳下马,看了眼边上热气腾腾的大锅。
      城门内街两边都有,看起来不少锅,有十几个,两边还有数百灾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饥瘦,有些人都瘦的脸色发黄发黑,随时看起来都会倒地。
      他们眼巴巴看着大锅,都在等着下一锅的清粥。
      刘元顿时就感觉到常辉等人是在演给他看。
      他大步走到一口锅前,看了眼锅后,伸手叫道:“拿根筷子来。”
      左右立刻有亲兵上前,递上筷子。
      刘元把筷子往里一插,完全立不住,上面满满一层汤水。
      他勃然大怒,转身喝叱:“赈灾煮粥要能立筷,现在筷子扔下全是水,这算什么粥,百姓能吃的饱?”
      “。。”常辉等目瞪口呆,没听过有这说法啊?
      因为煮粥要立筷子并不是这个时代想出来的,只是丁毅要求登莱必须这么做的。
      “来人”刘元厉喝,准备叫人把这些狗官先斩了再说。
      “咳咳”边上马正富轻咳几声。
      马正富是旅顺出来的文职,他是提醒刘元,这是登州的做法。
      刘元恍然省悟,特娘的,装清官装过头了。
      “开仓放粮。”刘元语气一转,原本想说,来人把他们拿下,改成来人,开仓放粮。
      “都宪大人,没粮啦。”对面一个文官哭诉:“都被建奴抢走了,上月朝廷运来一万石,已经用的差不多,每天都在赈济灾民。”
      刘元回头看看马正富,马正富点点头,刘元便道,这边赈灾的事,交给别人,你们都不用管了。
      便由丁毅的人,全权处理引流和安置。
      而刘元,立刻着手重组济南三司,定量田地,安顿流民。
      济南府和济南城现在和当年登州一样,富人和官员基本被杀绝了,而且被杀的比登州更严重。
      鞑子在丁毅手上吃了败仗,所有的怒火发泻到济南城,加上需要抢掠财富和粮食,凡城中大户,只要没躲没逃的,几被杀绝。
      德王府以下,各级官员更被清扫八成。
      余下的大部份人被掠走,最后被丁毅转移到济州和大员。
      现在刘元一到,先要组建三司衙门,然后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再引流灾民,安置分配,忙的不得了。
      还好登州来的丁毅部下,都是熟手。
      做起这种事一轻车熟路。
      首要是建三司。
      当地官吏几乎被屠被抓一空,只有常辉等十几人余下。
      地方三司的重要官员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这三个主要部门的主官自然是朝廷任命的,现在人都没到。
      左右布政使分别为宜兴人夏尚?,福建人邵捷春。
      这邵捷春也是运气好,现在他正在四川,原历史上五月份四川巡抚傅宗龙要调回京城任兵部尚书,邵捷春补上巡抚,结果打不过张献忠和罗汝才被抓,死在狱中。
      这次因为刘元任山东巡抚,朝廷思来想去,把人在四川的邵捷春调了过来。
      新任山东按察使为赵光?\。
      赵光?\在崇祯十一年为密云巡抚,到职不久,便告发密云监军邓希诏奸谋通敌。朝廷召还希诏,派太监孙茂霖核查,不料茂霖与希诏向有私交,谎报“查无实据”,光拧反坐罪,充军广东。
      原本他到崇祯十五年后才会被重起,这次不知怎么崇祯又提前想到他了,把他从广东召回,任山东按察使。
      要说这三个人啊,能臣不敢说,都勉强算的上是干吏,所谓干吏,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忠于朝廷,忠于崇祯的,然后又比较能吃苦,愿意干事的,这崇祯还是挺会选人的,这么一来,刘元的压力就挺大了。
      济南不像登州,他在登州当巡抚,下面就是知府张应求,也能算半个自己人,其他官员和小吏可以直接无视。
      可这边有山东三司在,这三大巨头若到齐,且一心向着崇祯的话,刘元这日子肯定不好过。
      刘元一来就听到三司人选,心里顿时一个咯噔,这是来者不善呀。
      “都指使又是谁?那边来的?”张其栋这时问常辉。
      “赵百河,京城来的。”
      刘元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第662章 大事不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