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小磷虾可以晒干了做成虾皮,可是这海虾要怎么长时间存放啊?”
刘氏虽说是在海边出生长大的,可是祖祖辈辈都是捕到海虾要么赶紧自己吃了,要么就立刻拿去城里卖掉,卖不掉的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虾臭了烂了,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这个法子啊,还是从内地的村子里传到我们那儿,我跟村里的老一辈儿们学的呢。”
林溪但凡有什么说不通的,就往她娘家那边儿推,反正村里人也不会走上百多里路去求证。
“哦,又是你娘家那边的法子啊,那快说来听听。”
刘氏尝到了“娘家大法”之一的东坡肉的甜头,便立刻就深信不疑了。
“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内地人特别喜欢吃酱,我打算把海虾都做成虾酱,一则方便简单,二则能比海虾存放的时间要长得多了,而且味道极其鲜美,就是咱们吃不了拿去卖,也肯定能大赚的!”
林溪不怕让刘氏知道虾酱有多受欢迎,事实上她不仅是打算自己做了虾酱去卖,还想带着村里人一起。
靠海吃饭的辛苦和危险,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想不到,林溪也想趁机给村里人一个人情,将来她迟早是要离开这个小村子,走得更远的,倒也无妨就从现在,从村民里挑选几个合意的帮手来。
“那虾酱还能赚大钱?”
刘氏一听就心动了。
虽说家里是不愁温饱,但手里多余的闲钱也没有几个。
眼看着二胖已经过了启蒙的年纪,刘氏不想让他跟他们夫妻俩一样,一辈子守着一条渔船风里来浪里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
可是村里没有私塾,要让二胖读书,就得把他送到城里的书院中去,若只是先生的束?也就罢了,可听说那些笔墨纸砚的更费钱呢。
刘氏这些日子正在为这事儿发愁,没想到有了瞌睡就来了枕头,林溪居然给她带来这么个好消息,只是这法子是人家的,她若是想也分一杯羹,还是有些难以启齿。
“刘嫂子,我这回呢,也是先做一下试试水,毕竟那制作虾酱的法子啊也有些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万一失败了,我赔了的也不心疼,要是成了,我敢跟您打包票,一定赚钱!”
林溪自信满满地说。
她也不是随便一拍脑门就决定要做什么的,上回进城她购买调料的时候,就有专门留意过,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离海边那么近的县城居然没有海鲜酱!
现在在她的计划清单上,除了虾酱之外,还有蟹酱以及xo酱那种配料更多,口味更丰富的酱料,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好,我跟你换。”
刘氏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只是神情忽然有些为难,似乎有什么话难以启齿,最后还是一咬牙开了口:“萧家的,嫂子有个不情之请,就是我跟你一起做这个虾酱,原料我出,最后的收益咱们四六……不不不,三七分,如何?”
刘氏也觉得自己提这个要求多少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人家自己每日还有一成免费的渔获,就是都换
第31章 双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