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呢?”思略片刻之后,苗淼第一个发出质疑并反问。
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一个一本师范类院校大学教授的文化水准,这可一位在古典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老学者老教授,他的文学底蕴和学界地位摆在哪儿,这些诗歌是搬运借鉴的还是原创,他难道不清楚?
见陷入沉默的小姨夫不说话,苗淼只好继续埋头吃火锅。
而我这时也因王值教授自己的那些质疑,陷入挠头抓腮的思索中国,忍不住全神贯注品读这些诗来。
《自勉》
穷潦当街乞,不死终出头。
春风不拂我,疾步自生风。
寥寥四句,二十个字,四个标点符号,表达出的内容却是不低肯向现实轻易低头,拼搏进取的韧劲。
就像这首诗的标题一样,自勉!
我不停地翻阅这份手稿,紧接着又是一首令我惊叹不已的磅礴好诗。
《醉酒登秋山》
秋寒水冷连霞天,风吹平谷乱炊烟。
一湖九曲碧波水,千峰万仞翠荫山。
日落西山观林语,月出东湖唤潮生。
潮水无声映日月,苍鹭扑翅向黄昏。
天罗万象无纤尘,恰似琼浆正醉人。
跋山一路不停歇,再上十万八千阶。
唯有恒心登高处,才知山上有繁华。
我欲随风行万里,待到春来剪桃花。
其中“一湖九曲碧波水,千峰万仞翠荫山”这句对仗十分工整,一九与千万、碧波水与翠荫山,既形象生动地描写优美的自然景观,又形象突出了秋山渐寒的那抹萧杀沉郁。
王值教授对这首诗也是赞赏有加,站在专业角度的他对“日落西山观林语,月出东湖唤潮生”这句话非常喜欢,他指着我捧在手里的稿子称赞道:“这句诗既对仗工整,又运用了两个修辞,日落西山,风吹动林子发出的树叶婆娑声仿佛是在说话,可这说话不是听到的,而是用眼睛看到的。”
“通感的修辞手法。”还算有那么点文学功底的我,在王值教授的一番剖析之下,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还有这个月出东湖唤潮生,潮水仿佛是被月亮唤起来的,采用的就是拟人的修辞......这样就把景写活了。”
苗淼这时一边往嘴里塞烫熟的鱼丸,一边恍然大悟道:“难怪小姨夫的微信名叫‘日落西山观林语,原来出处在这里!”
这时,穿红袄的中年女人,也就是苗淼的小姨翻白眼撇嘴道:“可不是,他自己改了微信名就算了,还强烈要求我把名字改成‘月出东湖唤潮生......一个人疯也就算了,还得拉上我陪他一起疯。”
闻言,我赶紧端起一杯果汁往嘴巴里送,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没想到我身旁的这位教授真的是脸皮与学问不遑多让,一点不觉得害羞,对红袄阿姨辩驳道:“这怎么能叫疯呢,这叫浪漫!”
“哈哈~~~”
王值教授不吭声则已,一吭声惊人,他的回答顿时引来在场众人的哈哈大笑。
还好我嘴里抿的果汁很少,没有被笑得呛着。
众人的哄笑声把红袄阿姨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叫王值教授吃东西:“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真庆幸这场“见家长”的尴尬环节能碰到王值教授这样的文化人,内心世界简单直接,让我俩交流起来没有代沟,而且我俩所聊话题其他人还真插不上嘴,好几次苗淼的父母想要从中插话,都被我们三个凑在一起的认真劲整得没法见缝插针,我在心里暗暗庆幸,没事多读点书增长点知识是有必要的。
聊着聊着,我和王值教授以果汁代酒推杯换盏起来,聊得久了他突然来了兴致,给我和苗淼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字形式中,很讲究对仗,因此也有一些名句成为千古遗憾,没法以最完美的形式传承下来,小魏、淼儿,我来考你们一个对子,看你们能不能给出一个下联?”
苗淼当即表示愿意一试,我心里打鼓,不知道王值教授会出什么样难度的对子,可这种时候若是摇头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岂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我点头表示同意,等待王值教授出上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塘楼”
只要是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剧,都会知道这个千古名对,当时乾隆出上联,纪晓岚对出的下联就是“炮镇海塘楼”。
“你这是耍赖皮。”
苗淼厚着脸皮呵呵笑
第4章 净糊弄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