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本卷明星[1/2页]

高智商犯罪实录 氓流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早晨五点,这场说走就走的探案之旅在我们仓促准备中出发。
      八借和老王大包小包塞满了后备箱,准备不足的aly只买了换洗的衣物和洗漱用品,行李箱则是苗淼给她的,临行前苗淼嘱托我们务必要注意安全。
      与八借和老王搬家似的出行不同,我此次出征带的东西甚至比aly还要简单,除了身上穿着的袄子,外套一件没带,鞋只有脚下一双,换洗的贴身衣服带了一套,两双袜子,一个双肩背包,仅此而已。
      从庐州驱车到东至县总计需要四个多小时,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时不时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景色时而感慨时而震撼,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全窝在一辆车内,每个人都在畅想和憧憬本次出行可能的收获。
      我很喜欢24章经里面的一首诗,在整个前往自己推测地的路上,我的脑子里总忍不住浮现这首诗,朴实无华的文字,深奥的道理用浅白的文字表达,单是诗作者的哲学造诣,就令人震撼和向往。
      天地有道,秉承自然。
      四时分明,昼夜更迭。
      天且如此,何况人呼?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但行明道,莫问前程。
      人志不遂,终有回旋。
      苍山虽远,不辍可至。
      这首名曰“献自己”的诗我起初并未细细品读赏析,在前往推测地的路途中,我对诗中这句“苍山虽远,不辍可至”感触颇深,这诗在告诫自己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告诫读这首诗的人呢?
      每每读到这样的金句,总使我情不自禁自省,24章经里的诗大多都有这种洗涤人精神的作用,我一路上忍不住感慨:这或许就是一首好诗的魅力!
      感叹诗中的魅力,自然对写这些诗的人更加神往,千百年来传承至今脍炙人口的诗歌,令人赞不绝口的原因,不正是这些诗与天地共鸣,与人心灵有着强大的震撼力吗?
      到此时,我才理解苗淼的良苦用心,或许这卷推理小说内容与法律意义上的“犯罪”扯不上关联,其中的推理也无需绞尽脑汁,推理的过程更不存在脑洞大开,但整个过程与意义,何尝不是在诠释着一个真正的推理者是需要融入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而非活在天马行空的编纂中自淫。
      在法律的世界里有足够多的阴暗面,因此需要更多的人见识到直击心灵的光明点,在黑暗与光明并存的现实世界里,提醒人们擦亮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推理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是否也是非黑即白。
      绚烂与单调的黑白何尝不是交织在生活这口磨盘里?
      也许一场普通的推理并不能给读者带来强有力的震撼,令他们拍案叫绝,但作为一个以事实真相为蓝本的执笔者,需要将生活本来最纯粹真实的那一面呈现给读者,不糊弄读者才是一个执笔书写生活的人最基本素养。
      想到这,苗淼那句“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变态杀人犯”这句话又一次在我脑中浮现。
      触动人的往往不是故事,而是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不与广大推理小说作者随波逐流,真的能使我独树一帜吗?
      不是!
      用自己最真实的笔尖触动每一个静得下心的人来翻阅这些文字,才是这本《高智商犯罪实录》在网络小说广阔书海中存在的价值。
      我总忍不住胡思乱想,尤其是在坐车的时候,看到窗外的浩瀚世界总控制不住乱想,或许这种方式有神奇的魔力,能让时间过得快些。
      坐四个多小时的车,屁股已经麻得翻身都难,虽说整个坐车的过程很熬人,但无论是aly还是八借,都没有任何抱怨情绪,甚至就连开车的老王,在距离我们推测的目的地越来越近的时候,也都表现出令人颇感意外的亢奋。
      行驶的路越来越窄,我知道我们距离心中渴望的真相就更进一步。
      去东至县泥溪镇,昭潭是必经之路,经过商议,我们所有人没有任何异议地决定在昭潭镇休整,顺便在沿途中吃顿早饭。
      挑了一个人气比较旺的早餐店,我刚寻好位子坐下来便给王值教授发去一个微信问他们到哪了,顺便发了一个定位。
      王值教授驱车速度较慢,在我们点好早餐差不多十分钟,他们夫妻二人便到了我定位的早餐店。
      王值教授下车便说了一句:“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昭潭!”
      “皖江浩荡八百里,昭潭连绵十万山。”
      我们招呼王值教授夫妇赶紧坐下来吃饭,他惊诧于昭潭秀丽山水景观的同时,回首看向我们,也在惊诧临近十点,早餐店竟然还有这么多客人。
      一身书匠气息的王值教授刚向我们靠拢,早点店老板就用不太地道的普通话笑问道:“哟,你们也是去松林农场的吧?”
      我们皆是狂点头表示:“是的。”

第13章 本卷明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