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农场在东至地界很火,慕名而来的人坐满了农场三楼露台,等候刘明星的在场几十号人都是,无一例外不是被他的个人魅力吸引至此。
与其他人相比,我们此次驰往泥溪,除了一睹24章经诗作者本尊的风采,也带着很多好奇和疑问。
晚餐期间,众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我和王值教授没有当众谈论有关陆尧搬运抄袭他诗歌的事,对于有关他与陆尧之间的关系,我们亦是闭口未提,我瞅着王值教授的意思,大概是想等众人散去后和他私聊。
众人嬉笑进餐期间的攀谈虽达不到推心置腹的程度,但我们还是大致了解到一些刘明星回乡创业的种种经历。
整个聊天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回乡创业,本以为面对的是一帮熟悉的乡民与热忱的志同道合之人,却不曾想处处掣肘碰壁周围尽是拆台者,利益就像一把刻刀,将人心的虚伪雕刻得栩栩若生,将众生相抛光打磨得清晰又显眼,能让熟悉的人变得陌生!”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情不自禁想起那句“最脏不过人心”,通过今天来时的遭遇,我们便能体会到一个想干实事的人在穷山恶水环境下的无奈和心酸。
来之前我便通过百科了解过东至县这个地方,贫困县,不折不扣的农业县,山多地少,土壤贫瘠,农产品品质高,但产量相对较低。
刘明星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山窝窝里,期间即将与他完婚的未婚妻因忍受不了大山的孤独离他而去,和他一起创业的同学因为受不了本地人的尖酸刻薄选择退出,父母的不理解,亲朋好友的规劝......反对的声音占据一大部分!
我们在山巅上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咬牙坚守打造出来的成果,没人能想象白手起家背后的痛苦,失去一个胳膊,从健全变成残疾,仅这份韧劲,本书前的读者有几人能够想象?
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他能否抵抗住困难,而是要看他抗住困难后面对操蛋生活的态度!
晚餐席间,刘明星无比自豪地指着桌上的菜肴跟我们介绍:松林农场所有菜肴,全部采用我们祖辈留下来的老种子种植,不存在转基因,几乎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添加剂。
通过刘明星细心的讲解,我才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农产品种子并非国产,大部分都是进口,而且这些进口的种子只能播种一次。
进口种子种植的农作物成熟后产生的新种子不具备繁殖能力,这意味着我们使用的种子取决于国外愿意给我们,让我们吃什么品种?
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代筛选遗留下来的种子或许产量低,但那是健康的经过检验的良种,食物只有虫愿意吃,人才能安心入口,农业不仅仅是种好瓜果蔬菜粮食,更要种好自己的心,这一点是急功近利的中国农业最缺乏的东西!
即便是我们今晚吃的一粒粒微不足道的米,也是保留胚芽的精米,比起市场上过分追求色泽好看抛光打蜡,几乎没什么营养的大米,老种子水稻种植后保留胚芽的米,无论口感营养都是上品。
诸如此类事例数不胜数,我们听后受益匪浅,更加对扎根乡村的刘明星充满敬意,对于这一份良心的坚守,他便从回到乡土的那一天坚守到如今,丝毫未曾在利益的面前动摇过!
对于回乡创业遇到的困难,通过攀谈我们也了解不少,像明面上拦路讹人好处的只算小儿科,各处基层父母官吃拿卡要打白条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让我们颇为费解的是,他这个乡村振兴带头人为家乡谋利,带领本地居民脱贫,反而被家乡人刻薄尖酸对待,尽在暗处给他使绊子却是现实中的家常便饭。
通往松林农场这条乡道水泥路,便是沿途的一根竹子一棵树都是花费巨大的代价才清除掉,更不用说修路期间被偷走的砂石水泥。
要想富,先修路,为修一条康庄大道,刘明星前后打点花费的代价足够以正常预算再修一条同等标准的乡道。
说到这些内容时,王值教授阐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当一个片区所有人都吃不饱穿不暖无所事事,那个通过勤劳致富吃香喝辣的人就是所有人眼中的异类。
这世道不患寡,患不均。
我想那些难以启齿不为人知的困难,揭露出的人性或许比刘明星刚才提到的那些人还要丑陋!
这个闲聊一直持续到凌晨,当其他旅客全部回到民宿休息时,终于得到独处机会的王值教授这才将此次来意跟刘明星坦露。
“我年纪大些,那就倚老卖老一回,喊你小刘......”很少沾酒的王值教授今晚喝了两大杯红酒,脸颊微醺:“我此次来这里,是为了确认一件事,虽说这个事情已经得到推理应证,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您本人进行核实。”
我端坐在一旁吹着微风,因为也喝了酒,所以寒风吹刮过来时,我竟并不觉得刺骨。
刘明
第19章 来龙去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