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由于本案我个人全程未进行实际参与,因此从本章开始,往后有关寿城博物馆案件推理的部分全属个人推测,后根据结果进行了部分想象论述。】
除夕之后,每天三餐基本都是剩菜剩饭,要么就是八借老家腌制的咸货,因此我和老王在春节这段时间,特怀念猪肉的味道。
因过年期间各村庄之间设置了关卡,每个村民组派出很多人日夜轮岗执勤,使得我们那颗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可以稍微定下来,现在外面混进一个人比登天还难。
人不能闲着,否则总喜欢瞎闹腾,尤其是我和老王、八借三个人混在一起,大家总免不了尔虞我诈相互斗法,到头来我们三个自相残杀,一个个不是眼圈发黑就是嘴角起泡,大过年算是彻底与“遭罪”二字撇不开了!
根据昨晚的约定,白天我们三个睡觉养精蓄锐,晚上我们继续围着火盆烤火嗑瓜子,虽说我们几个嘴巴已经上火发紫,可闹腾吃喝我们三儿没一个省油的灯,上火只要不致命,我们三个就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熬夜是个很致命的事情,晚上困了,烟气熏得人眼睛睁不开,泪水唰唰的流,实在困得受不了我们就继续喝水嗑瓜子,就这样日复一日,没到大年初三,脸颊肿得一边大一边小的老王就宣告自己架不住了,并开始了躺平的生活,早晚只要没事都埋头睡大觉。
居家配合的日子是漫长且枯燥的,夜晚死扛的重任落在了我和八借的肩上。
我俩连续几天熬夜嗑瓜子,已经口腔上火起了满嘴水泡,疼得喝水时喉咙轻轻蠕动都疼,为省说话的气力,我俩面对面用微信进行打字聊天,算是对无聊最起码的尊重!
初二晚上我和八借就在闲聊有关寿城博物馆案件的种种可能性,并向他询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你发现越王剑有问题,那假的越王剑是不是属于同一时期的文物?即博物馆当时三个负责人同时所说的,假的也是真的!”(备注:以上聊天纯粹打字,吃怪味豆瓜子等坚果干货太多,上火导致嘴巴嗓子疼。)
发现博物馆文物问题,我以为八借文物鉴定水平应该还不错,终究是我高看他了,懒得打字的他冲我使劲摇头,我知道剩下部分得靠我自己完成一系列推理和大胆猜测。
假设那三名博物馆负责人的话是真的,那用来掉包越王剑的“假”剑从何而来,按理说同属春秋战国的东西,即便是出土时残破程度严重,可那依然是青铜文物,属于有品级的文物,这类以次充好掉包真越王剑的“假剑”是否有明确出土记录?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小了说关乎文物的真假,可往大了说这将关乎全guo博物馆之间的漏洞安全问题,一旦这个漏洞点被更多不法之人盯上,我们文化瑰宝可能蒙受的损失将会更大!
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冒出一大堆可能性的问题存在。
假设那件假的越王剑也是同一时间器物,那这假剑是不是寿城博物馆内的文物?
按理说这个可能性不大,倘若是本博物馆的其他文物进行张冠李戴,那这顶替越王剑摆放在博物馆的假剑,也应该被同时展出才是,越王剑作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怎会如此轻易地找到一个顶替品?
而且,这个顶替品还是同一时期文物,并非赝品。
八借虽答不上我刚才的问题,却埋头打字告诉了我一个可以对文物进行掉包的重要细节,甚至可以说唯一能够动手脚的机会。
微信打字内容如下:“寿城博物馆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楚文化研究基地,每年大部分文物都会进行一个交换展览,也就是将本馆中的文物借给其他博物馆进行展示......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我们寿城博物馆免费开放,只要进行实名登记就能随意进出参观,所以我小时候几乎每周都会过来,但并不是每次来都能看到这些剑和青铜器。”
八借提到的这个点我敢肯定,一定会是警方寻求侦查突破的重要突破口和方向,可惜我现在连八借他们的村民组都出不去,也没法进一步调查,只能全靠想象力去猜。
回归到我刚才的疑问,倘若掉包越王剑的“假剑”本身也属文物,那这剑本身的来历也会成为警方调查的方向。
假设馆内用来掉包越王剑的假剑并非同一时期的青铜剑,那警方寻求突破的方向便只有一个,只要一门心思调查博物馆监控和交流展览的记录即可。
&nb
第9章 闭门且闭嘴推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