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刘静雯[1/2页]

锦绣缘 月影风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苏锦十字绣商贸公司的门口,站着两个人,年长一些,有很多白头发的是天籁艺术学院的老师,赵秀珍。
      赵秀珍的青春全部献给了这所聋哑人学校。
      这所学校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聋哑人,也有一部分智障儿童。
      工作的这些年,与丈夫郭康平两个人亲眼目睹了很多惨剧。
      一些智障儿童,往往年龄不是很长,有的还不到十岁,就离开了人世间。
      娇小的身躯,不经世事,没有享受到生活的幸福,甚至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就这样悄悄的走了。
      赵秀珍一直在为这些孩子找机会,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融入到社会中,感知社会这个大熔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已经成年,具备劳动能力。
      赵秀珍跟他们的父母一样疼爱这些孩子。
      成为这些聋哑儿童的监护人,赵秀珍担保,让几个成年的聋哑人就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工作中的沟通交流,周围人的漠视,让这些本来就内心脆弱的孩子,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
      刘静雯皮肤白皙,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五官清秀如画,犹如出水芙蓉般出淤泥而不染。
      刘静雯比划着手语,速度飞快,相比较于其他聋哑儿童,刘静雯是幸运的,她只是后天聋哑,因为一场大病,大病之后,不会说话,这事件噪杂的声音,她全部能听见。
      “赵老师,这个人还会来吗?十字绣他会买?”
      赵秀珍没有用手语,而是直接开口说道:“会的!苏老板虽然年轻,看样子是一个好人。给我的感觉很踏实!”
      刘静雯手语说道:“赵老师,我可以到他这里上班,他付我工钱!我能秀十字绣,也能刺绣,还能做修补工作!”
      刘静雯记得,赵老师说苏锦这里很多十字绣有瑕疵,心灵手巧的刘静雯就记下了。
      要是帮助这个苏老板把有瑕疵的十字绣修缮好,挣一些手艺和辛苦钱,刘静雯也很高兴。
      刘静雯是舞针绣第三代唯一传人的事情,整个滨海市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刘静雯自己,另外一个是刘静雯的父亲刘漳。
      刘静雯的母亲生刘静雯之时,因为难产大出血而死。
      刘漳觉得,这一切都是舞针绣惹的祸。
      刘漳于心不忍,下了几次决心,想烧掉舞针绣的绣谱,犹豫多次,还是没那么做。
      刘静雯长得十分漂亮,不食人间烟火,略带一丝忧愁的面容,俊秀的五官,纤细高挑的身材,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已经是舞针绣真正的绣娘了。
      舞针绣又称凰绣,是皇家刺绣中的精品。
      成为一名真正的舞针绣绣娘,需要勤奋,精湛的技艺,更需要的是天赋。
      刘静雯一直在绣一副绣品,《百骏图》。
      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去国富大厦找叶老,就是去染线和劈线。
      赵秀珍一想,这也是个办法,让这些孩子接触社会,慢慢的融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取得收益,是一件好事。
      转念一想,赵秀珍觉得不行。
      苏锦太年轻了,刘静雯才十九岁,正是芳华正茂的年纪。
      要是苏锦岁刘静雯动手动脚,刘静雯又说不出话来,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赵秀珍说道:“不行!你不能在这里工作!”
      刘静雯眉头一皱,伸手比划着,“为什么?”
      “这个苏老板,年纪太小,我看也就三十岁不到,不行!”赵秀珍严肃的说。
      刘静雯还以为老板都是五十多岁的男人,没想到这个苏老板,年纪这么小。
      爱情和婚姻,刘静雯从来没想过。
      她现在就跟大多数的聋哑孩子一样,生活每天对他们而言都是平和温顺的,没有一丝的涟漪和波动,每天都按部就班。
      长期别在天籁艺术学院,他们很苦。
      如果步入社会,那这些孩子又怎么去适应社会?
      每个人都要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生活从来不会主动的适应某一个人。
   &nb

第18章 刘静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