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是会客厅。中国人家,特别是有点档次的人家,总是放点古董,真的也好,仿的也罢,摆在那里显得历史厚重,认祖归宗,再搞几幅名人字画,显示对文化的认同。这位首长家会客厅里的摆设个性实足。博古架上放着各式各样的枪弹、炮弹,小的有花生米大,大的是有人腰粗的海岸炮炮弹壳。其它地方的小摆设不是坦克就是战斗机,在茶几上放着的是最新产品——杨利伟飞天的一个纪念品。总之给人的感觉是掉进了兵库博物馆的一隅。
首长穿着睡衣从楼上下来,步子稳健,头发花白,声如洪钟。吴江以前来过首长家,与朱浩洋相比,跟他算是熟的。吴江问:“首长最近忙吗?”
首长爽朗地笑,大声道:“我啊!白天没?攀拢?砩厦?攀隆!
我的天啊,都说首长是个粗人,今天一见面就领略了首长有多粗了。外面传说,早年,首长有一个儿子犯了错误,他把七八个子女,几个媳妇、女婿召集起来开家庭会。他恼羞成怒,骂道:“我跟你娘,把你们养出来,是让你们为国家建设贡献的,不是叫你们危害人民群众的。”秘书提醒:“首长,你又讲粗话了!”首长道:“他妈的个比,也包括你。”搞得没有一个人敢吱声,任他骂。
吴江道:“首长这句话精辟,愈分析愈有味道。”
首长说:“我们老头子喽,党和国家把我们养着,能有什么事嘛!”
“首长,一辈子枪林弹雨不容易,身体最重要。这不。”吴江指着两坛子补酒说:“这里有鹿茸、鹿血、海马全是大补,每天一小杯,保证您老精神好,身体壮。”
首长看了一下酒的成色,闻了闻味道,说:“好东西,好东西。”接着问:“你们县里怎么样?”
吴江见机会来了,说:“今夏那场大水把我们搞苦了,你过去打游击的那几个乡都被洪水冲了,现在群众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着落。”
“省里不是拨了救灾款吗?”
“我们县为了提高灾民的生活质量,搞一步到位,给灾民集中在一起规划盖成了统一的两层小楼,那点款子哪够用的。”
“噢,是这样。”首长叫秘书过来,非要捐两千块给灾区。
吴江不肯要。说:“首长,军需仓库有一大库房的旧棉衣,都快烂得不行了,要是把那些棉衣捐灾区,问题就会解决了。想请首长给他们分部领导说句话。”
“没问题,总不能看着灾民没棉衣过冬吧!我在那里打游击那会儿,老乡们对我好,我不能忘掉,一次我受了枪伤,老乡家新结婚的棉被让我弄得血乎淋啦的,人家什么也没说。现在他们没法过冬,我能不管嘛?”
首长通过红色电话,接通了分部部长:“他妈的个比小徐吧!”
徐仁部长一听知道是首长,他以前干过他的警卫员,对首长的声音习惯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他辍在前面的那句口头禅。徐仁道:“首长有什么指示?”
“你们军需仓库有一大堆旧棉衣,放那里烂也是烂,没什么?庞谩N掖蛴位鞯哪歉龅胤绞茉至耍?韪??腔鼓芘缮嫌贸 !
“首长,我问问。如果确实有,那就捐给灾区群众。”
放下电话,吴江向首长介绍说:“这是朱浩洋,分部宣传科长。”
首长点点头。说:“你们分部部长是我的警卫参谋,跟了我不少年,这件事他会办的,你们放心吧。”
听到门口的那只大军犬又在吠,估计又有人来了,吴江说:“首长,那我们就告辞了。”
出了首长家门,碰到一个上校回来,朱浩洋认识他,是首长的小儿子,但是上校不认识朱浩洋,也就装着没看见,擦肩而过。
回来的路上,首长的那句粗话一直在朱浩洋的耳旁跳,“白天没?攀拢?砩厦?攀隆倍砸恍┩诵莸耐?净拐媸翘?行凑漳兀∧囊惶熳约旱搅恕鞍滋烀?攀拢?砩厦?攀隆钡氖焙颍?簿兔欢啻蠡
第59章 善谋才能成大事(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