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洋排兵布阵,擅用奇法。“蓝军”防区内某高地,部署了12辆坦克。远远就能看得清楚。对方的侦察分队指挥员第一反应是“假目标”。因为这个高地是演习预定的实弹靶区,“蓝军”不可能在那里布置实兵。然而,令“雷旅”的“红军”意想不到的是,演习开始炮火覆盖前的15分钟,这些“假坦克”突然从左侧突袭,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左勾拳”。雷剑锋这才猛然醒悟,朱浩洋这小子铤而走险,来了个以真乱假。
“雷旅”的“红军”一侧进攻受到重创,另一侧的攻击分队背水一战,攻势更加凌厉,眼看就要突入“蓝军”阵地,一条近3公里的壕沟却挡住了去路。“雷旅”的“红军”指挥员大惑不解:这条壕沟昨天经演习指挥部“裁定”已经填平,怎么会在一夜间又冒了出来?
原来,朱浩洋料定雷剑锋会从这里突破,几天前,就在这里掘出一条宽2米的反坦克壕。“蓝军”的履带战车能轻易穿越,而“红军”的轮式战车越壕能力不到2米,只能“望壕兴叹”。于是,“红方”上诉导演部,认为“蓝军”违反“演习规则”。导演部要求:“蓝方”填平壕沟。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战斗打响前的4个小时,“蓝军”又动用一个连的兵力,重新将壕沟挖开。“红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只好搭桥破障,开辟通道,被逼得手忙脚乱。这还不算,演习进入高潮,“蓝军”更是迭出狠招:瘫通信、断指挥、扰协同,招招直奔“敌军”要害……
战斗进入白热化,演习导演部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密密麻麻分布着红色与蓝色的各种图标,一个红色矩形变成了红叉,这意味着一辆“红军”所属的步兵战车被“蓝军”击毁,一个蓝色圆点变成了蓝叉,意味着“蓝军”又一个防守单位“灰飞烟灭”。
雷剑锋的“红军”攻势如水银泻地,朱浩洋的“蓝军”阵地岿然不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色与蓝色图标交织在一起,红蓝双方皆已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战场,核心防御阵地已经经历数次抢夺拉锯,“蓝军”设在某制高点上的指挥所已经能听到红军一线指战员的厮杀声。
“擒贼先擒王,把朱浩洋逮住是关键。”雷剑锋集中兵力、火力对朱浩洋的旅指挥所实施“斩首行动”。
“雷旅”的情报部门通过卫星以及无线电侦听、分队现地侦察发现朱浩洋分别在主阵地高地及两侧高地上分别建了三个指挥所。战斗打响后,雷剑锋指挥部队先后以机降、炮击、穿插多种战术实施“斩首”,“蓝军”三个指挥所先后被端掉,却空无一人。
原来,朱浩洋在主阵地高地修路爆破大兴土木,并建起了一个大型指挥所。其实,他并没有把指挥所放在那里,而是下令将两组指挥方舱放在另两处高地,里面指挥设备一应俱全,正常发射无线信号。
有一名参谋悄悄问:“旅长,这算狡兔三窟吧?”
“嘿嘿,”朱浩洋冷笑,“三窟哪儿够?”他下令让部队悄悄在半山腰秘密地开设了第四处指挥所。
“雷旅”为了突破“蓝军”防线,在敌后实施机降。可是,“蓝军”的信息技术实在强大,“红军”直升机一起飞,战术指挥网上便看得一清二楚,他下令“拉防空警报!”然后通过网络入侵指令“红军”的直升机“据侦察,预定机降点已经被‘蓝军设伏,机降点临时改在3号地区。”
朱浩洋
第89章 “活捉朱浩洋,解放朱日和”(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