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说书楼,弦索铮铮意悠悠。茶叙清晨更热闹,喧哗不绝笑声留。清代此首《竹枝词》道的正是这海上规模最大、生意最兴隆的第一茶楼——春风得意楼。
翌日,陈名扬和郑理秀便坐在这春风得意楼内吃着早茶,三屉小笼包端端正正地摆放在两人的面前,旁边还摆放着两碗元宝茶。
这春风得意楼始建于光绪年间,地处萃秀堂南侧,面临九曲桥,陈名扬在春风得意楼二楼选择了个绝妙的好位置,不远处正是那热闹的豫园市井。
郑理秀掀起一壶元宝茶的茶盖,指着茶水下的青橄榄向陈名扬问道,“这里面为何放着青橄榄?”
陈名扬手指着这茶杯,“请郑小姐上海话念一遍‘青橄榄。”
“请(青)过(橄)来(榄)。”
“这就对了,是我请郑小姐过来喝一杯茶,是有寓意的。”
得,分明是又让陈名扬给摆了一道。
郑理秀每到一个陌生环境,所做的就是观察四周,郑理秀看着这茶楼内里的四周布陈,见到不少人在交头接耳,纵然是细听也没有听出来他们究竟在说什么。
郑理秀陷入了沉思,她向陈名扬问道,“他们在干嘛?他们说的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他们在说的是春典。”
郑理秀皱眉,“春典?那是什么?和春卷一样好吃吗?”
陈名扬嘴中的元宝茶差点没喷出来,耐心解释道,“其实春风得意楼不仅是个茶楼,也是这大上海滩三百六十行的汇聚之处,布、豆、药、钱等各行各业的人在这里皆可看到,所谓‘春典,就是行业的江湖黑话,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够说上个三天三夜的了。”
陈名扬懒得再解释,指着那依然滋滋冒着热气的小笼包,“郑小姐,小笼包再不吃可就要凉了哦。”
郑理秀还是出国前吃的小笼包,由于上的是教会学校,学校里还是吃西式早餐的多,出国后每天的早饭更尽是些什么牛奶面包,反而对这些中式的小食吃得少。郑理秀提起筷子,伸手去夹那小笼包,然而小笼包的皮实在太薄,筷子刚碰到,郑理秀轻轻地一夹,几乎还没有用力,那小笼包的皮便破了,里面的汤汁刺啦都流了出来,沾湿了下面白纸。
“真笨呢,小笼包的精华就在这些汤汁上,你懂不懂呀?”陈名扬在郑理秀的额头上重重地弹了一下,郑理秀下意识地往后一靠,她还从未与孟斯年以外的男生有过这样亲密的接触,脸不禁红了。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
只见陈名扬自己张开筷子,倾斜了四十五度角,夹起一个小笼包,他小心翼翼地移动,小笼包果然没有破,陈名扬把小笼包朝着郑理秀的碟子的方向移动,郑理秀赶紧拿起碟子凑上去。
谁料陈名扬突然把那小笼包往回一缩,放在了自己的碟子里!呵!假惺惺!
“哎呦,破了。”陈名扬拿起筷子,在那小笼包的右上角找了个位置,轻轻地一戳,那小笼包便破了,陈名扬故意阴阳怪气地叫了一声,然后把碟子往自己这边一靠,大口吸吮着小笼包里的汤汁,最后一口吃掉了整个小笼包。
陈名扬一边满足地咀嚼着小笼包里的肉,一边得意洋洋地给郑理秀辑说教,“我这是给你示范,知道不?古语有云,一口开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
呵,说起吃的来,他倒总能摆出一副正正经经的样子。
“不知道。”郑理秀瞪了一眼陈名扬,低下头去,小心翼翼地把小笼包的皮去掉,然后慢慢地夹起里面的肉,轻轻地咬了一口,也慢慢地咀嚼起来。
“哎呦,大家闺秀就是不一样,真是优雅!”陈名扬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个小笼包,转而去吃下一个,几口吃完,再次转而去吃下一个,转眼陈名扬都吃到第四个小笼包了,郑理秀的第一个才刚刚吃完。
就这样,十二个小笼包,郑理秀一共吃了三个,而陈名扬吃了九个。
陈名扬捧着自己鼓鼓的肚子,看到郑理秀那皱眉的苦样子,心中早就忍不住笑开来。这个大小姐肯定是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惯了。
“啧啧,郑大小姐,是不是还没吃饱呀?这样,我请你再吃点吧,”陈名扬探过头来,嘴巴上还冒着刚吃的小笼包油光,见郑理秀点头,陈名扬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大声吆喝道,“老板,再来两碗青菜汤,解解腻!”
青菜汤端上来,陈名扬又是一口喝掉,两嘴抹油,拍拍肚子,“哎呀,真是好久没有这么满足了,郑小姐,赶紧付钱吧,付完了咱们去听曲儿。”
“付钱?不是说你请我吗?”郑理秀皱起眉头。
“对呀,我请客,你付钱,江湖老规矩啦,不过郑小姐可得快点哦,我们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陈名扬站起来,在郑理秀的耳边嘿嘿一笑。
行,好女不跟恶男斗,我就忍你这个小巡捕,郑理秀的双手握紧,跑去结了账。
两人从南翔出来,这天郑理秀为图行走方便,穿了套飒爽的男款西装,戴了顶贝雷帽,陈名扬则身着绛蓝色长衫,戴着个高礼帽,两人一中一洋,中西结合,看来却有种别样的协调。
陈名扬美其名曰要消消食,拉着郑理秀又在豫园逛了几圈,又去听了苏州评弹,陈名扬这男人可真是戏精,路上遇到杂耍的要停下来看一下,让郑理秀打赏,遇到了乞讨的要郑理秀掏钱救济一下,遇到丢狗的老奶奶也要去帮人家穿街走巷地找狗,郑理秀穿着小高跟鞋子在陈名扬后面没少受折腾。
郑理秀刚回上海,人生地不熟,也不敢单独行动,只能跟在陈名扬后面,随着他四处乱跑,有几次她想阻止,陈名扬却只是煞有介事地劝她不要着急。
可那何飞飞坠崖后还生死未卜,冯生还被关押着,真相查不出来,他怎能不着急?
转眼间,正事还没办,时间已经转到了临近傍晚,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两人走在西江路上,陈名扬砸吧着嘴,看着意乐喜的标志,“
婚礼惊魂(3):赖皮小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