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婚礼惊魂(5):舞女蔷薇[1/2页]

民国女律师 刘蓝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理秀双手握拳,好半天才抑制住自己想要把陈名扬打爆头的冲动。
      陈名扬忽然撩拨了自己额头的刘海,在郑理秀面前站直了身体,非常认真地凑过来问,“郑小姐,你觉得我帅不帅?”
      郑理秀心里下意识地想否定这个臭屁的陈名扬,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样太伤人自尊,只好违心地说道,“还行吧。”
      “还行就是很帅,女人都是心口不一的,郑小姐,虽然我很帅,但丑话先说在前头,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还是劝你别痴心妄想了。”
      看着陈名扬这副臭屁的模样,郑理秀心中已经开始思考明天是否要去跟舅舅打招呼,换一个人来查案,毕竟陈名扬这个小混混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郑理秀和陈名扬告了别,正准备关上门回去睡觉,忽然又被陈名扬叫住了,“还请郑小姐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们要开始查案了。”
      郑理秀一听到要查案,浑身抖了个激灵,回头问陈名扬,“怎么查?”
      “当然是用我的方法来查了,明日戌时你家门口见。”
      陈名扬一副不可言说的神秘模样。郑理秀已经习惯于他的这一套,雷声大雨点小,心中想要换人的想法一直没变。
      郑理秀洗漱完毕,换上睡衣,一边擦拭着头发一边走进了书房,给书桌上的香薰炉添了些玫瑰精油,玫瑰花香气很快在房内四溢起来。厨房里的热水壶也嘟嘟叫起来,郑理秀将热水壶打开,待这沸水凉了一些,用从法国带回来的茶具给自己沏了壶红茶,用托盘端着,放在了书桌上。
      等这一切忙完,她才打开台灯,灯光照到一旁的书架上,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十来本书,都是前几天同孟斯年一起在真善美书店买来的,有些是通识读本,有些是法律书籍。郑理秀取下其中薄薄的一本,只见上面写着:《中华民国民法典》,里面已经写满了笔记,郑理秀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把华孚金笔吸了些墨水,继续翻看法典,在上面圈圈划划,标注笔记。
      看了十几页,郑理秀才合上了书,开始记日记:“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昨日那个叫陈名扬的华捕来找我,虽然信誓旦旦说要同我去调查冯生案,然而冯生案没见他调查,东西倒是吃了不少,还要我给他付钱。真是无赖!今日一定发胖了,荷包也空了不少,接下来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不过,也是去了福利院我才知道,陈名扬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和福利院的孩子关系很好。晚上还带我去吃馄饨了,虽然他没钱付。临分别前,他又说明日要去查案,也不知真假,且看他明天怎么表现,如果还是像今天这样,我一定要去舅舅面前投诉这个人,太可恶了!可恶!”
      夜晚幽静,灯光柔和,在窗户上映出她玲珑窈窕的剪影,茶香、花香与墨香交织氤氲,郑理秀沉浸在自己的那方小天地里,时而皱眉,时而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时而喝一杯茶,时而吃起一小块花生酥,那一刻,她不知外界何如,似乎也不想关心外界何如。
      许是白天走了太多路,郑理秀竟然一夜酣睡。
      白天郑理秀将材料悉数准备好,向司法部提交了律师执照的申请。下午再去申请面见冯生,依然遭拒,转眼便到了她和陈名扬约定会面的时间。郑理秀赶回家的时候,陈名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旁边停了辆黄包车,分明是整装待发的样子。
      陈名扬这回带来了不少消息,他递给郑理秀几张剪下来的报纸豆腐块,介绍道,“冯生,现在是圣约翰大学国学系学生,家住洋泾浜里的一个小平房里,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双亡,家里还有一个大三岁的姐姐,冯生学习勤奋刻苦,热爱文学,常以笔名‘马土在报纸上发表社论,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他在圣约翰的同学说,冯生好像有个女朋友,在百乐门做舞女。”
      郑理秀扫了几眼陈名扬的剪报,原来冯生在日报上还开辟有专栏,文章右上角还有冯生的黑白照片,戴着眼镜,目光炯然。
      “马土,有意思的笔名,这个人的文章的确写得不错,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不过看这冯生的样子,就是个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怎么也不像是人贩子,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还是不要先妄下评判的好,”郑理秀将剪报小心收好,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小心塞进包里,又问陈名扬,“你这些消息是从哪儿来的?”
      陈名扬嬉皮笑脸道,“郑小姐,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巡捕房的华捕,还有个外号叫‘包打听吗?这些可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哪儿能告诉你呢,告诉你我不就丢了饭碗了吗?”
      “你为什么昨天不告诉我这些?”
      “这个调查是要消耗体力的,拿人家的手短,若不是吃了昨天的那些,我今天哪来力气调查呢?更何况,昨晚我已经请您吃了夜宵,都抵过去了,是吧,郑小姐。”
      得,连骗吃骗喝都变得冠冕堂皇了。
      陈名扬眉毛一挑,“好了,现在都告诉你了,劳烦郑小姐现在和我一起走吧。”
      郑理秀困惑,“现在?天已经快黑了?我们去哪儿?”
      陈名扬继续卖关子,“戈登路,百乐门,一个天黑了才会热闹的地方。”
      百乐门不远,黄包车师傅又年轻,腿脚利索,两人很快到了百乐门的大门。
      郑理秀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幢庞然大物。三年前,商人顾

婚礼惊魂(5):舞女蔷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