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瞧着老宋的儿子冷笑道:“怎么,你就这么一点本事啊!欺善怕恶,以后你再敢这样欺压百姓,我定不饶你!你滚吧!”
“是,以后再也不敢了,在众人的嘲笑声中跌跌撞撞的走了。
十一月的南方还很热,没走几步就出了一身汗。
常平,一听这名字,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条用厚厚的青石板铺就的巷子,狭长又幽深。
你错了,在这里,一点儿都找不到所谓厚街的影子,满目只是高楼大厦,是笔直宽敞的大道,是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滚滚不断的人流。
当他夹杂在人流中滚滚向前的时候,他仿佛觉得自己就像一粒飞尘,一只蚂蚁,是那般的渺小而卑微。
坐上回文广家属区家的巴士,他多么希望能发生一次特大交通事故,最好是让一辆大货车把巴士撞翻,再翻上几翻,这样他就可以很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解脱了与这个世界的干系。
然后,还可以用他的死亡费顶替官场的黑暗。然而,巴士很平稳地行驶着,并没有因他的主观意志而发生什么意外。
他自从辞官以后又突然想到了黄鸿他们,有了自己初步的打算。
创业最主要的是什么?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还是创业的精神与理念?也许在专家们的教科书里肯定把精神与理念放到第一位。
可在李鸣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资金,一分钱真是难倒英雄好汉。没有资金,你再有豪迈的气概和强大的精神也是一句空话。
最近这些天,他为筹备资金的事费了不少心血,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老爸就那点儿家底,全部拿出来也就是几万元,又从亲戚家七凑八凑凑了些,给他寄了两万元,加上自己手头三万元,总共10万元,还差一多半。没有别的办法,他就只好去找万大海了。
自从他辞官后,很少去万大海家了。一是他太忙,有时候周末还得去加班。二来他觉得与万大海见了面也没有多少可说的,毕竟他是他爸的战友,不是他的战友,又是自己的老丈人。隔代人总是难以找到共同的话题,所以只是时间长了打个电话问问。
现在,李鸣正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来到了万大海家,来找老岳父借钱。
当下社会,什么事都好说,唯独借钱的事不好说。这不是人变得自私了,而是人的公信力降低了,没借钱时杨白劳是杨白劳,黄世仁还是黄世仁,一旦有了借贷关系,黄世仁反而得去求杨白劳。
正因了这样的社会原因,李鸣几次话到嘴边开不了口。
万大海见李鸣吞吞吐吐的样子,便问:“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李鸣这才把自己想开办公司的事说了一遍,末了说:“爸爸,我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入上一个股份,到时候保证能赚不赔。”
万大海说:“鸣儿,我还是劝你稳妥一些好,你现在已经不是乡党委书记了吗,工资待遇样样不错,能有今天已经不容易了,爸真为你高兴。
现在开办公司的太多了,哪个在开办公司前不是做着发财的美梦?真正发财的又有多少?有好多人不都是今天开办公司,明天倒闭,资金折腾光了,害了自己,也害了亲戚朋友。”
李鸣没想到一分钱没有借来,反而让人家数落了一顿,心里不觉懊悔。
但是,想想既然硬着头皮来了,总不能这样败下阵来。就说:“爸,你说的没有错。那些人失败的主要是他们没有选好投资项目,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就盲目投资,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我做的这个项目不同,既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又是我的所学的本行,只要投入进去,必有收益,你放心好了,你投入5万,到明年这个时候保证让你赚到10万,投10万保证能赚20万。这是最起码的底线,如果市场行情好了,赚得可能更多。”
万大海说:“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是不是就血本无归?想问题不能光想到乐观的方面,也要想到失败了以后怎么办?这样吧,我也不入股了,就借给你3万块吧,你赚了,分文不少还给我,如果赔了,就当花钱买了一个教训。”
面对这样的老顽固,李鸣也只能如此了,打了借条,拿了3万元现款,心里还是对万大海蛮感激的,不论怎样,他能借3万元已经不错了。
按李鸣的姐夫刘立和意思,要李鸣多出一些,至少要凑够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要拿出10多万来,这样,他才能够在董事会里享有绝对的领导权。
李鸣也觉得刘立和说得有理,但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只好说:“姐夫,我也不要这个领导权了,交给你吧,你要能多拿你就多拿一些吧,我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刘立和说:“你最好是再想想办法,万一想不出来了再说。”
李鸣回来跟万云说了他想让出领导权的事。万云说:“不能!李鸣,你辛辛苦苦地折腾来折腾去,不就是想自己创业吗?你要让别人占了大头,你收益少且不说,还得让人牵着你的鼻子走,你是那种人吗?”
李鸣说:“道理是这样的,但是,没有钱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去抢银行吧?”
万云说:“现在还差多少?”
第82章 创业起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