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章 等说等讲等批评[1/2页]

桃李尚荣 竹正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兴奋的寒冷,洒落在乡村雀跃的路上!带着对寒假生活的向往,学生们回家了。
      此刻,忐忑的空气却挤满了学校的会议室,几十位教师像学生一样一排排坐着,等待谭校长进来主持开会!
      郑卓余坐在最后一排的当中,半低了头,用眼角余光不停地去扫前面一排的尚青竹,只见面带不安的吴向不停地对尚青竹轻轻耳语,尚青竹却面色泰然,从容地打开了手中的笔记本,认认真真地预备着记录,见此情景,郑卓余忍不住冷哼一声:真正要在乡村学校教好书可不是那样容易的。希望这年轻伢子莫要因为一次考试得意,就此轻狂起来,上赶着拍校长马屁,下不把我们这些老教师放在眼里,那只怕今后,少不了苦头吃。
      “花腔程”却和“大火枪”挤坐在靠后门边的位置,各自掏出烟盒,相互数着对方烟盒里还剩几根烟。他们两个烟瘾比较大,等着找机会可以出去抽根烟,因为今天这场会议,只怕时间不会短,指不定校长要怎么批评人呢。
      谭校长调入罗桃中学这几年,平日里说话行事相当温和,可假使发现学校管理或教育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那他批评起人来,也是相当不留情的。
      这次联考的分数出现这样起伏,大家都怕这位校领导的心中像会议室里那封着的炉火,一旦被捅开,就会熊熊地燃起来,点着室内的空气!
      饭无好饭,会无好会呀!只怕谭校长之前请吃的是“行刑前的饭”——断头饭呢。
      吴向在中午与谭校长一起吃饭的时候,因为校长请他们选菜,而与尚青竹笑赞校长的平易近人,可来到会议室里,听到“花腔程”与几位前辈教师带着担心的嘀咕,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尚青竹因为班里成绩不错,又抱定自己从中学起慢慢形成的习惯,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反省问题、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所以反而少了一份忐忑,只盼着能从校长的讲话中了解到自己以后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
      在教师们各含心思的目光中,谭校长走上讲台,并没有坐上“大火枪”给他放定的椅子,手撑讲台、立定了,进行开场白:“今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在这里,我并不想多谈这次联考的排名,因为那些,你们得知消息可能比我还早,还快,还多,也肯定各自分析过成绩的优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思考过哪里有长处,哪里有不足,你们各科、各年级明天分头讨论就可以,我不再这里反复唠叨了。”
      他这话,让台下紧张不安的气氛霎间有了些松动,紧绷着身体等待批评的教师们,无论前辈还是后生,都松了口气,悄悄调整着身体的姿势。
      “这么容易就放我们过关了?”“花腔程”有点不敢相信。
      “嘿嘿,不讲大家,那还不好?老郑你说是不是?”“大火枪”轻笑了两声,去问郑卓余。
      郑卓余有点迷惑,抬头认真看了看低头翻讲话稿的谭校长,转头冲隔了一条走廊的“大火枪”轻声嘀咕:“大概又想推什么新花样吧?”
      是的,打从这位在城里接受过成人本科教育的谭校长调进罗桃以来,确实带来了不少“新花样”,不仅会组织老师们相互评课、到外校听课、回来写感想、讲心得,推动各年级、各学科的讨论会,还为学生开展了不少兴趣活动,有什么“我在家里种棵树”“我班有块试验田”“我帮爸妈做家务”……眼下又喜欢抢尚青竹这样拿到自考大专的中师生,把他当作宝贝一样手心里捧着、呵着,也不知道接下来一时兴起,又想做些什么。
      就郑卓余本人来说,他不反对也不赞成这些活动,因为感觉与教学生读书没有太大关系,对于伢们升学也没有什么帮助,最多,就是让不愿再读书的学生拿了毕业证、走出校门之后,不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只是有些嫌这些“新花样”既占用学生的时间,又影响他盯着学生的精力。
      可谭校长偏讲,这是响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就像推动农村多方集资办学,吸引校外力量支持教育

第48章 等说等讲等批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