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收容难民[1/2页]

女帝之路 公子淑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钱元儿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被人抱在怀里的,她惊慌地挣扎了一下,对上一双温柔漂亮的眼睛。
      “小姑娘别怕,我是带你进城的,进城之后就有好吃的了。”小枝抱着这个瘦小的女孩,怜爱地轻声哄道。
      果然,听到有吃的,小姑娘立马不动了,乖巧地趴在她肩头,细声细气地问道,“我娘亲在哪里?”
      小枝顿了顿,温声道,“乖,不着急,等吃饱了,姐姐带你去看娘亲哈。”
      钱元儿没说话,一双大眼睛越过她的肩头,看着井然有序的流民和两侧高高大大的黑衣人,眼里透着几分迷茫。
      没过多久,小枝便抱着她来到了城外。
      只见城外的空地上扎着一排深青色的油布帐篷,上面挂着“登记”、“看病”、“领食物”等简单明了的牌子,此时帐篷外排着长队,一个个瘦骨嶙峋的难民正在接受登记和检查。
      小枝将钱元儿带到了最右侧的一个帐篷外,放下她,跟书桌后的年轻姑娘打了个招呼。
      “喏,就是这个小姑娘,之前饿晕了,你先让人给她喂点儿吃的,一会儿再带她去检查身体。”
      “知道了小枝姐姐,交给我吧!”那姑娘笑着应道,起身走出来,很自然地牵起小姑娘的手,带她往帐篷里走。
      “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几岁啦?”
      钱元儿扭头看了看门口的大姐姐,见她含笑点头,这才跟在这个新姐姐身后。
      “我叫钱元儿,六岁了,住在青怀县双平街……只有我一个人,娘亲不知道去哪了,姐姐你会带我去找娘亲吗?”
      钟翠玉顿了顿,还是道,“会的,你要乖乖听话。”
      “嗯。”小姑娘连连点头,补充道,“我可听话了。”
      钟翠玉看得心酸,其实被送到这里的孩子都是孤儿,他们的父母要么死在路上,要么被统一焚化安葬,这小姑娘能看到的,不过是一座坟茔罢了。
      这让她自己逃荒的那段日子,若非有帮主在,她和娘亲估计也会死在路上吧。
      这处帐篷是专门暂时安置小孩子的,里面分成了三块区域,最大的一处铺着厚厚的草垫子,上面是深青色的床单和被子,此时草甸上拱起几个小鼓包,是正在休息的孩子。
      另两处一个是洗漱的地方,一处放着粥桶碗筷和小桌子,这些逃难的孩子脾胃虚弱,他们特意让厨娘熬了糯糯的小米粥,先给他们垫垫肚子。
      帐篷里很安静,只有洗漱的地方,有个姑娘在给一个小男孩擦脸,看到钟翠玉,朝她点点头,手脚麻利地帮她取了一个干净的木盆和毛巾。
      钟翠玉忙伸手接过,小声道,“谢谢宝儿。”
      “不客气。”杨宝看了看她身后的小姑娘,抿出一个和善的微笑。
      两人没再说话,钟翠玉提起旁边炉子上的热水,倒在木棚里,又从篮子里取出一个竹编香皂盒,拿起一块淡黄色的硫磺皂,开始给钱元儿洗手擦脸。
      小姑娘一直安安静静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满是泡泡的双手,忍不住轻轻“呀”了一声。
      钟翠玉给她解释,“这是‘硫磺皂,可以把手上的脏东西、小虫虫全都洗干净,元儿要记得,以后吃饭之前都要用它洗手哦,这样脏东西才不会沾到食物上被吃下肚肚,也就不容易生病哦!”十三四岁的姑娘还带着明显的童音,神情却格外温柔。
      “嗯。”小丫头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点头。
      稍微洗漱一下,钟翠玉便给她盛了半碗粥,此时另一个小男孩也捧起了碗,小心翼翼地拿着勺子,生怕浪费一滴米的样子。
      钟翠玉和杨宝对视一眼,均在彼此眼里看到了心酸。
      待两个孩子吃完饭,杨宝直接给他们换上了新衣裳,这时的天还有些冷,加上小孩体弱,这里又只是临时安置所,用具不齐全,因此不敢给他们洗澡。
      换好衣服,杨宝将他们抱到了大通铺上,没一会儿,两人便放松身体沉入了梦乡。
      另一边,其他人虽没这么好的待遇,但相比逃难时的麻木,这时每个人眼里都焕发了神采。
      汤有荣知道那小丫头是被带到专门安置小孩子的地方后,便放心了,跟着众人一起在登记处排队。
      那些瘦骨嶙峋的难民起先还哄闹争抢,在挨了几鞭之后立即变得顺从起来,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排成了直线。
      汤有荣向来见多识广,一眼便看出了这么做的好处,他一个老头子也不用受人排挤,很快就轮到了他登记。
      坐在桌子后面的年轻男子看了他一眼,问道,“名字。”
      “汤有荣。”
      “来了几口人?”
      “哎,就剩老头子我一个啦。”
      年轻人笔尖一顿,轻声说了一句“节哀”,这才继续问。
      “小老儿今年五十三,寡居多年,无儿无女,之前在小林村当夫子,半个月前村子里遭遇了辽兵,逃到山上,这才捡了一条活路。”
      男子皱眉,“小林村归属哪州哪县?辽兵有多少人,是逃兵还是正规军?”
      汤有荣心里隐隐有些奇怪,但还是答道,“属定州槐

收容难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