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准时的顾启贤又是早早来到了邓佳家楼下,给邓佳去了电话,告诉她,他到了。挂断电话,他就在车里吃起路上买的早餐,一杯豆浆和一个鸡蛋灌饼。吃得差不多的时候,邓佳刚好下楼,开门上了车。
车里飘荡着饭香味,邓佳也没多事,反倒是顾启贤觉得有点难为情,开了一点车窗。邓佳感到一丝寒意袭来,连忙让他把车窗关上。
公司同事一派忙碌的景象。邓佳和顾启贤前后脚进的办公室,发现吃早餐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屋里时不时冒出一股饭香味,然后就会有人咳嗽几声。这是公司人最多的一次,几乎全员到齐。
邓佳打开电脑片刻,就看见有策划部的人去找设计部的同事作图。从没见他们如此积极过。看来都是想年底赶紧把手上的活踏踏实实干完,然后就能安心回家过年了。这是好事,邓佳想,她也得加快脚步了。
重庆项目里,方芳带了两个新来的实习生。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用很少的提成打发他们。甚至都算不上提成可言,充其量就是笔辛苦费,几百块就给打发了,而且他们还无话可说。
因为就算说了,也毫无分量,没人会把那些话当回事,只能祈祷碰见个好的项目组长,刚好良心发现,多给他们一些。很显然,公司里那样的“老好人”也是混不下去的,因为想要“惩治”这类人的大有人在。
张美乐曾经对邓佳说过,身在职场,要么抱团谋生存,要么强大自我独来独往。越是高冷的本事人,越难生存。
后来邓佳想,一类是孟岩,靠抱团为所欲为;另一类是顾启贤,独当一面,独善其身。
可邓佳又觉得,这应该是两个极端,也有很多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如像她一样的小迷糊,四处碰壁,跌跌撞撞。在她认为,职场就是江湖,每个人都有它的生存之道,干嘛非要划分出个什么呢?
重庆项目组有李萌,方芳把她看成是挑大梁的。等到了给老板过目的时候,老板当时就不高兴了,有点责怪方芳对策划外行的意思。而方芳也清楚她不擅长策划,有孟岩给她举荐,说李萌可以,所以她把重担甩给了李萌,可结果却是这样。
听孟岩说,方芳真就以为其实策划没什么。那只是因为老板交给孟岩负责的项目都不那么重要,又有懂行的帮她做事,她只是在老板宠溺的光环下狐假虎威罢了。不过,方芳可没孟岩那两下子。老板虽然有点好色,但人家也是有偏好的,并非饥不择食。
孟岩能得宠,得益于人家说话娇声奶气,会讨男人欢心。她平时在家就是这样在老公面前得宠的。
所以,人家也是有“一技之长”。反观方芳,她不过手握几个客户,公司暂时需要她而已,她注定要毁在她的自傲和目中无人上面。所以,后来老板就把邓佳叫了去,让她改一改这个方案。
凭邓佳目前的策划能力,去完善重庆这个项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即便她手上还有多个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几天后,邓佳都没搭理方芳,知道在她面前也讨不到好脸色,就去直接找老板了。她的修改方案在老板那里一次通过。
当天下午,老板就召开了全体会议,就事论事,警醒各项目组长,要知人善用,更要对自己手上的项目负责,别最后发提成的时候争论不休。都想多拿奖金,但也得有那份本事才行啊。
他顺便肯定了邓佳这样初露锋芒的新同事,鼓励其他各部门新来的同事也要向她学习,先要学好本事,别净折腾那些没用的。
那次会议之后,邓佳才知道,其实老板对公司里的那些不正之风清楚得很,他只不过一直都是静观其变。老板当然希望他手下的人各个都如狼似虎。没有竞争,哪儿来的业绩?所以那之后,邓佳好像一下子变了个人,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
很快,重庆项目就去提案了。方芳、孟岩和李萌同去的。提案还算顺利,只有很少的内容需要完善一下,方案基本算是通过了。回来,方芳把方案甩给邓佳,有点呛着来似的,说之前是她修改的,这会儿还是由她继续完善。
邓佳一听,便笑里藏刀地说,她没时间。再说了,她又没去提案,听客户的想法,她知道怎么改。
就算她知道,那她也不会改,又不是什么难事儿,无非就是耗工夫的事情,难道方芳手下没人吗?为此,她们作为昔日大学同学,第一次针锋相对,吵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刚巧撞见的顾启贤还拉了偏架,丝毫不介意别人说他偏袒邓佳。不过,也因为那个人是方芳,一个刚来公司不久的新人,有什么资格如此嚣张啊?他顾启贤就是有点嫉恶如仇。
初露锋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