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九章 沉冤昭雪[1/2页]

凰啼山河 仲冬由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哀家年事已高,久不谙世事,耳目清净惯了,陪着你宴会断案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先行离席。”
      “反倒是你,拿着一个不知从哪里偷来的信封便想将祸水引到哀家头上?我看你分明是去了北韩,认敌国为主,现下想要将大靖的天搅乱!”
      “天?”
      叶芷绾忽地一声笑了,她踱步走近姜太后,脸上笑容凝住,眼底浮现两簇火苗,“我祖父在战场上舍长子救先帝,一生与沙砾孤山为伴,上忠天子下佑百姓,可他忠心的天又是怎样对他的!”
      她倏地打开信封,将信纸抻开举在姜太后面前,“作为将军之后,我将忠心卫国的家训刻入骨髓,路见有人做出折损大靖脸面之事便即刻起而论之,可大靖的太后又是怎么处心积虑的置我叶家血脉于死地的!”
      出现在姜太后眼前的赫然是一副枯树凋零的画作,下面落叶满地,一片枯叶在树上摇摇欲坠,还有一片绿叶茁壮依旧。
      绿叶上那个醒目的红点刺入姜太后的眼眸,她刚刚才重振的太后威仪轰然倒塌,双腿就像不受控制般的软下去。
      太后的生活很闲适,遛鸟,赏画,听戏......日子久了倦了,便上手去画,那是她诸多画作中最不起眼也最隐晦的一幅画。
      就算让人不慎瞧见也看不出什么,可偏偏它落到了叶家女手中,更偏偏出现在了坐实端王罪证之后。
      作为姜家太后,今日就算蒙混过去,日后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她恶狠狠的蹬向叶芷绾,只恨当初失策没能将她一并送上黄泉路!
      叶芷绾嘴角一勾,“太后若是还认为我冤枉了您,大可着人搜查一番您的寝殿。”
      说着眼光一转,望向她身边的仆人,“以及拷问一下您贴身的嬷嬷太监——”
      言语咬字并不重,侮辱力却极强。
      老嬷嬷一颤,姜太后强撑着站直,指向她的手指连连发颤,“你......你放肆!哀家可是太后!”
      “太后又如何?”叶芷绾毫不畏惧的驳回她,“手染七万将士鲜血您就不用血债血偿了吗!”
      “你——”姜太后捂住胸膛,一个完整的字都说不出来。
      席间安静如斯,只有太后极不平稳的喘息,有人觉得至今都不敢相信,也有人觉得叶芷绾现在可以当场逼死太后。
      或许是因为人对老者天生的同情,几个老臣谏言按照?安郡主提议的那样,彻查太后寝殿仆人找出证据。
      毕竟边关七万将士性命不能白白枉死,可只用一幅画就让一国太后以命抵命又未免太过草率。
      永嘉帝早就被动的不能自已,很快点了头。
      叶芷绾怀疑监察院已久,便颔首补充道:“?安烦请几位大臣与鹘月侍卫一同前去做个公证。”
      老臣们慨然应允,欲要告退,殿外却忽然响起一道沉稳的女声。
      “不必了。”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不由全部瞠目,就连叶芷绾也吃了一惊。
      来人步态生姿,优雅大方,面容姣好宛若水中芙蓉,着一袭碧蓝长裙稳步走来,却引起席间一片诧声。
      庆宁公主?
      当初被送去北韩和亲的庆宁公主竟在皇宫?
      她的出现,无疑让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起了皇权。
      要知道当初和亲之后的夺回阳州之战在朝中可是议论纷纭。
      那时有人质疑既已和亲为何还要挥兵北上挑起战火,也有人赞成以大婚的幌子夺回阳州。
      可谁都没有质疑过庆宁远赴北韩的事实。
      唯有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传回京城,说是攻城那日除太子被北韩绑走胁迫南靖赔偿巨款外,还发现了庆宁公主为假一事,更有失踪许久的?安郡主冒死将太子救回。
      但永嘉帝和端王全部矢口否认,只说是太子不慎落入圈套,是陆霆将人救回。北韩又故意弄虚作假搞出一个假庆宁栽赃陷害大靖,而真正的庆宁早已被北韩太子折磨致死。
      此说法一出,不知多少臣民愤慨激昂,鼎力支持太子李奕夺回阳州。
      藉由此事,李奕没能率兵攻下阳州群臣才十分的怒其不争。
      但如今,那些怒其不争,那些愤慨激昂,那些寄予厚望全都变得讽刺而又荒唐。
      庆宁好端端的待在皇宫,李奕愚笨无才,永嘉帝还将军权移交给他,最后落得个一败涂地,看人眼色的下场。
      如此皇威,有何信服之地!
      众人静坐,围绕在其中的诡谲云涌丝毫不差殿外风雪,庆宁开口之言更是让那些逆反之流到达巅峰。
      “庆宁曾听到过皇祖母与端王的谈话,导致叶家蒙冤,长卫军惨死的罪魁祸首确实——是他们二人。”
      庆宁用极短的话语决定了姜太后的下场,席间一片哗然。
      姜太后威仪全失,像街上泼妇那般指着她的鼻子大骂不孝。
      她眼中含着泪跪向太后,又跪向叶芷绾跪向群臣,颔首道:“北上和亲,庆宁虽有不舍,但也不是不愿。当时母妃前来告知庆宁和亲只是个幌子,不必真的北上......庆宁这才躲于宫中半年。”
      泪水滴落在地砖上,女子谦恭的姿态,悲戚的声音,不让人觉得她卑微怜弱,只觉有骨有节。
      她将跪姿停在叶芷绾面前,“?安,庆宁不求你的原谅,只求给自己一个过而能改的机会。我听到谈话时你不知逃亡至哪里,正在受着什么样的苦难……”
      “可我却选择隐瞒包庇,不忍揭

第二百三十九章 沉冤昭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