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4章 全票通过[1/2页]

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雁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争夺内辅大臣,他们还不够资格,内辅大臣之下的各个部门,权力又进行了细化和整合。
      于是,这么一来,九卿的权力就得到了一些分化和削弱,总之是不比以前了。
      至于再往下的官员们,对于他们的影响倒是不大,反而是让他们多了晋升的道路。
      于是,轮到九卿表态的时候,他们迟迟没有人站出来。
      好在,梅长苏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于是在扶苏一个眼神过去之后,梅长苏二话不说站了起来。
      “下臣也赞同陛下和两位丞相的意见,大秦新的朝政体系,对于我们来说,有利无害,而且细分了大秦的各项职责之后,我等日后的工作也更加容易开展和执行!”
      梅长苏和赵彻的关系,在朝堂中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因为九卿之中,只有梅长苏是空降下来的,从嬴政将他带回来之后,梅长苏便先后从师于前任治粟内史赵戍和冯去疾。
      等到赵戍退位之后,梅长苏更是从一个平头百姓,直接一步登天成为了大秦的治粟内史。
      但是,梅长苏本身的能力也是十分强悍的,不然他担任了这么长时间的治粟内史,也不可能没有听到半句闲话。
      而如今,梅长苏站出来表态,其实也是属于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剩下的九卿官员,见状也只能叹了口气,起身表达了自己的赞同。
      其实梅长苏的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背后的人的意见。
      大秦现在要改革的不仅仅是一个朝政体系,要知道还有那些正在大秦学宫培养的新生代官员们,在虎视眈眈的随时准备踏入朝堂。
      这个时候,谁若是露出了把柄,那很有可能就要被趁机踢出去,然后换上新生代官员来顶替了自己的位置。
      虽然捏着鼻子同意了执行新的朝政体系,对于他们的权力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影响。
      但是最起码,这样可以不落话柄,至少在新生代官员对他们形成真正的威胁之前,他们的地位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三公九卿制度,顾名思义,自然是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朝政制度。
      如今,三公九卿都已经表达了赞同改革的意见,那么剩下的这些官员们,自然不用多说,纷纷跟在后面提出了赞成。
      至此,大秦的朝政改革,算是得到了全票通过,至于后面怎么执行下去,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后面的廷议内容,就是扶苏在给众臣子解释新的朝政体系的责任以及管理权限的划分了。
      赵彻虽然对这样的廷议没什么兴趣,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留了下来。
      毕竟新的朝政体系,就连扶苏自己都理解的不是十分透彻,因此还是必须要让赵彻来解释一下的。
      中途,扶苏直接安排御膳房做好了膳食,让朝中的官员们在咸阳宫用了膳。
      等到廷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
      关于大秦改革的事情,是需要一步一步去进行的,所以现在了解之后,剩下的暂时是用不着赵彻操心了。
      他在下了朝之后,便带上了嬴政,前往了广寒宫。
      昨天晚上,孟瑾在赵彻哪里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刚一起来,便

第684章 全票通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