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李恪革职李道宗刑部尚书一职,长安城的消息开始发生变化。
      这些三省六部的长官,亲自去查询关于册封太子的消息到底是来源哪里。
      其中,李君羡也在查找,但是短时间之内根本就无法查到消息到底是来源哪里。
      可是才一个晚上而已,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可见这件事必定是有预谋的,绝非寻常。
      赶走杜如晦等人之后,李恪没有心情再批改奏折。
      关于太子的人选,李恪不是没有想过,而且是早就这样想了。
      李康是长子,是嫡长子,按照礼制就是他为太子才合情合理的。
      可实际上,因为李二本身就不是嫡长子,自己又不是嫡长子,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在未来几代之内都没有太大作用的。
      有前车之鉴,皇子之争注定是不可能因为一个太子的身份就不出现竞争了。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慢慢呈现出它的弊端了。
      而且还有一点。
      那可能是李恪的私心来的。
      在这么多儿子当中,难道就是李康最优秀吗?
      这一点是不肯定的,孩子们还那么小,无法估算。
      如果不是李康最优秀,那么自己又要选哪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这是李恪头痛的一部分,他对于继承人这里一直都在想一个完美的方案。
      但这个世界是没有完美这个说法的。
      参考满清继承人的制度,是不设立太子了,只将其名写于密诏:密诏一式两份,一带在身边,一封存在建储匣内。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内斗的问题,但其实也是有很大弊端的,就是皇子之间的争斗会加剧。
      而且实际上也不是唯贤任举,同样是有很大的皇帝自己的因素在内,也是有很大的主观意见的。
      有哪些方法能够降低皇帝的主观观念,真正因为皇子的能力而选他们为皇帝的呢?
      李恪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过去多久,被一阵阵呼唤叫醒。
      “夫君,你再想什么?”
      杜妙颜担忧地看着李恪。
      她已经叫了李恪好几声了,但都没有叫醒李恪。
      “没想什么。”
      李恪摇摇头,挤出点笑容。
      看到是杜妙颜,李恪并不打算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杜妙颜作为李康的母亲,从血缘上肯定是偏向李康的。
      “夫君是想着坊间传闻一事吗?”
      杜妙颜温柔一笑。
      虽然李恪没有说,但她已经猜测到。
      除了最近发生的事,还有什么能够让李恪这么忧心的呢?
      “呵呵,什么都瞒不过你。”
      李恪笑了笑,将杜妙颜搂过来。
      但依旧不打算跟杜妙颜说自己的想法。
      “夫君有什么想法可以说的。”
      “康儿虽然是我儿子,但事关太子或者皇位,主要还是夫君的选择。”
      杜妙颜叹息一声,说道。
      李恪身体一愣,眉头微微一皱。
      他下意识想到,杜妙颜是不是来探自己口风的。
      但很快就哑然失笑,自己和杜妙颜是有过命交情的,应该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妙颜,你知道秦二世而亡吗?”
      李恪想了想,说了这句话。
      “知道,怎么了?”
      杜妙颜熟读历史,知道很多历史。
      像秦二世而亡,不要说她,就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
第1253章:李恪的决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