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1章 EDA“技术服务”的萌芽[1/2页]

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代码潮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启明芯内部,「北辰」和「天枢」两大核心项目如同两台巨大的吞金兽,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公司的研发资源和现金储备。虽然「蜂鸟」芯片在新兴市场的成功,带来了一股宝贵的现金流,但对于支撑整个帝国蓝图的宏伟目标而言,依然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在这种背景下,一直埋首于EDA平台研发的李志远,主动找到了林轩和赵晴鸢。
  “林总,赵总,”李志远推了推眼镜,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我们内部的「盘古」和「女娲」平台,经过「蜂鸟」和「天枢」项目的持续打磨和验证,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低功耗优化、时序收敛和物理验证等方面,其自动化能力和优化效果,我认为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甚至在某些点上超越了现有的商业EDA工具。”
  林轩和赵晴鸢对视一眼,都明白了李志远的意思。
  “你是想……”林轩问道。
  “是的,”李志远点头,“我在想,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我们EDA平台的部分功能,以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形式,提供给一些与我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同样面临复杂芯片设计挑战的战略合作伙伴?”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不直接销售EDA软件授权,那会过早暴露我们的核心技术,也需要投入巨大的销售和支持体系。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规模很小、但由我们最顶尖EDA专家组成的先进设计服务(ADS)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承接来自特定领域客户,例如高端汽车电子、精密医疗设备或工业控制领域的芯片设计优化项目。客户提供他们遇到瓶颈的现有设计,如RTL代码或版图,我们的ADS团队则利用「盘古」和「女娲」平台,帮助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性能、功耗与面积(PPA)优化,并交付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或修改建议,然后收取高额的技术服务费或咨询费。”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李志远分析道,“第一,可以创造新的、利润率极高的收入来源,补充公司研发投入;第二,可以通过服务外部客户的真实项目,进一步验证和打磨我们的EDA工具,发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平台更快进化;第三,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其他行业的芯片设计需求和技术趋势,为我们未来可能的多元化发展积累经验和市场情报。”
  林轩和赵晴鸢都觉得这个提议非常有吸引力。
  “风险呢?”林轩问道,“主要是保密风险和资源投入问题。”
  “保密方面,”李志远显然早有考虑,“我们必须选择绝对可靠的、与我们没有任何业务重叠的战略级客户,并签署最严格的保密协议。所有的数据交互和项目执行,都在我们内部高度安全的环境下进行。ADS团队成员也必须是公司内部最核心、最可信赖的专家。”
  “资源投入方面,”他继续说道,“初期,ADS团队规模可以很小,比如只有
  5
  到
  10
  名顶尖专家。我们只承接那些技术挑战性高、付费意愿强、且对我们EDA平台验证价值大的‘标杆项目。不会大规模铺开,绝不影响对「北辰」和「天枢」核心项目的支持。”
  赵晴鸢从财务角度补充道:“这种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收费可以非常高昂。即使每年只做几个成功的项目,带来的利润可能就相当于卖出数百万颗普通芯片。而且,它有助于提升启明芯在业界的技术形象,对于我们后续的融资和品牌建设也有积极意义。”
  “好!”林轩当即拍板,“这个想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立刻着手组建ADS团队,由你亲自负责

第201章 EDA“技术服务”的萌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