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
DVFS)切换时的逻辑正确性和唤醒时间。
物理验证的“像素级”审查:
当所有的逻辑设计、时序和功耗都优化到位后,最终生成的物理版图数据,还需要通过“盘古”平台提供的物理验证工具链,进行最后一轮、也是最繁琐的“像素级”审查。DRC(设计规则检查)确保版图符合代工厂(TSMC
65nm)提出的数千条复杂几何规则;LVS(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检查)确保物理版图与最初的电路设计完全一致;ERC(电气规则检查)则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电气连接错误……任何一个微小的物理缺陷,都可能导致最终生产出来的芯片无法工作。
整个验证过程,紧张、枯燥、且压力巨大。工程师们几乎是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实验室里弥漫着咖啡和能量饮料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高度专注的光芒。
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个操作,每一次确认,都关系着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关系着公司未来几年的命运。
林轩也常常在深夜来到这里,和工程师们一起查看验证报告,讨论技术细节。他虽然不能亲自去修复每一个Bug,但他总能凭借其敏锐的技术直觉,在关键时刻给出重要的提示。
比如,当STA报告显示某条关键路径的时序非常紧张,后端工程师尝试了各种优化手段都收效甚微时,林轩在仔细研究了相关逻辑后,可能会建议:“试试看能不能在上一级的逻辑综合阶段,让‘女娲引擎选择一种面积稍大但驱动能力更强的单元库?或者,能否在软件层面调整一下这个模块的调用时序,避开最坏情况下的竞争?”
又比如,当功耗分析显示某个模块的静态漏电偏高时,他可能会提示模拟团队:“检查一下这个模块的衬底偏置电压设置是否最优?或者能否在版图层面增加一些特殊的漏电抑制结构?”
他的每一次“点拨”,往往都能帮助团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逼近最后的期限。
终于,在距离Tapeout
Deadline只剩下最后48小时的时候,所有的Signoff验证流程全部顺利通过!
屏幕上,代表着DRC
Clean,
LVS
Clean,
ERC
Clean,
Timing
Met,
Power
Optimized
的绿色标记,如同最美的勋章,宣告着“天枢一号”SoC的硬件设计,已经达到了可以交付流片的最终状态!
“通过了!全部通过了!”当验证负责人敲下最后一个确认指令,看到屏幕上弹出的“Signoff
Completed
Successfully”信息时,整个部门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无数次的技术攻关,无数轮的仿真与验证……所有的汗水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凝聚成了最终的成果!
陈家俊激动地与身边的张伟、老王等人用力击掌,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
林轩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仅仅是硬件设计环节的结束,真正的考验还在于几个月后硅片的返回测试。但是,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如此复杂芯片的设计定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这充分证明了启明芯硬件团队世界一流的设计能力,也再次验证了自研EDA平台的强大威力!
“天枢一号”,这颗承载着启明芯智能手机梦想和“北辰”未来的“心脏”,在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最后打磨之后,终于呼之欲出!
它的第一次“呼吸”,即将在几个月后,从遥远的晶圆厂传来。而那,将是决定启明芯能否真正开启一个新纪元的关键时刻!
第192章 “天枢一号”的最后打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