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尽可能地交给GPU并行处理!”
他演示了几个炫目的效果:
实时高斯模糊:
打开一个应用文件夹,背景桌面立刻被实时渲染出高斯模糊效果,突显前景内容,视觉层次分明。
物理粒子动画:
解锁屏幕时,不是简单的切换,而是伴随着如同星辰汇聚般的粒子动画效果。
3D桌面切换(早期概念):
在不同主屏幕之间切换时,带有流畅的3D翻转或立方体旋转效果。
“这些效果的实现,得益于Dr.
Reed和GPU团队提供的强大硬件支持,”阿杰指向一旁微笑的Evelyn
Reed,“新一代‘灵猴GPU不仅大幅提升了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处理能力,更加入了更灵活的可编程渲染管线(虽然还不是完全统一渲染架构,但已具备雏形),让我们能够实现更复杂的视觉特效。”
Dr.
Reed补充道:“同时,我们也从硬件层面优化了GPU与内存的交互带宽,并引入了基于瓦片渲染技术,可以在渲染复杂场景时显着降低功耗和内存带宽占用,这也是实现流畅体验和长续航的关键。”
软硬件的深度结合,让“北辰”OS的视觉表现力,达到了一个当时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高度。
“北辰设计语言”:定义优雅与一致
光有流畅的交互和炫酷的特效还不够,林轩要求“北辰”OS必须拥有一套统一、优雅、且易于开发者遵循的设计语言。
为此,启明芯专门组建了一支由顶尖UI/UX设计师组成的团队(甚至可能挖来了参与过早期苹果项目的人才)。他们正在为“北辰”OS定义一套完整的设计规范:
核心原则:
简洁、清晰、流动、智能。
视觉风格:
追求一种现代、精致、略带科技感的视觉风格。可能采用更细腻的字体渲染、更考究的色彩搭配、以及更精致的图标设计。拒绝拟物化(当时可能开始流行),倾向于扁平化或半扁平化(林轩的超前指导)。
交互规范:
对各种标准控件(按钮、列表、开关、导航栏等)的外观、行为、以及手势操作方式,进行统一规范,确保用户在不同应用之间拥有一致的操作体验。
动画指导:
定义了一套基于物理模型的动画指导原则,让所有的过渡效果都显得自然、流畅、有意义,而不是生硬和炫技。
“我们希望‘北辰OS不仅好用,而且好看,甚至能让用户在使用中感受到一种‘美。”负责设计语言的首席设计师阐述道,“统一而优雅的设计语言,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更能塑造‘北辰平台独特的品牌气质。”
协同进化:与内核、硬件的互动
“织女”UI框架的进化,并非闭门造车。它与内核团队、硬件团队之间保持着极其紧密的互动。
例如,为了保证UI线程的绝对流畅,UI团队会向内核团队(小张负责)提出明确的实时性要求,推动内核调度器对UI渲染任务进行最高优先级保障。
又例如,在设计某些需要大量计算的图形特效时,UI团队会与GPU团队(Dr.
Reed负责)进行沟通,探讨是否可以在下一代“灵猴”GPU中增加相应的硬件加速指令或处理单元。
这种跨团队的、基于共同目标的协同进化,使得“北辰”OS的软硬件结合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进入2005年末,“织女”UI框架和“沧海”渲染引擎已经日趋成熟。它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流畅之美、交互之智、视觉之魅,已经让所有参与内部演示的人员都深信不疑——这,就是未来!
这套即将惊艳世界的UI系统,将成为“北辰”OS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也是启明芯敢于向旧时代王者发起挑战的最大底气来源!
第194章 “织女”UI框架的进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