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壁江山[1/2页]

奶爸大导演 半池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声口中的大制作,就是《捉妖记》。
      这部把华艺市值捧向巅峰的魔幻大作。
      其实徐声在决定引进《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动漫版本的时候,就是在为思湘文化打造一个魔幻体系。
      这其中,就有《捉妖记》的影响。
      而《九尾》和《不死人》的成功,也直接的证明了妖魔类的魔幻大片在国内的市场。
      人与妖的禁忌之恋,是激化男女双方矛盾很大的一个刺激点。
      不管妖魔体系还是传统的仙侠体系,亦或是网络上大火的重生和玄幻体系,唯一的核心就是在激化角色之间的矛盾。
      只要矛盾让观众有了共情,这个体系就找到了立足点。
      《捉妖记》的一开始的矛盾点虽然不够深,但走萌宠路线的胡巴却让人讨厌不起来。
      等观众渐渐陷进去的时候,电影冲突感也呈现出来了。
      前世的《捉妖记》,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魔幻大作。
      在《速度与激情》刚刚肆虐五一档,《捉妖记》就在暑期档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观影狂潮。
      一部22亿票房的电影,虽然也有《泰?濉泛汀缎幕ㄅ?拧氛庑┣俺抵????τ诨?蔗鄯宓摹蹲窖?恰罚?谑有?先锤?擞懊院艽蟮恼鸷场
      这也是前世《捉妖记》成功的原因。
      可现在的情况和前世就不一样了。
      国产视效的名头,早早被时光数码取代,同类型的电影中,也有《九尾》和《不死人》对比,《捉妖记》还能不能有前世的影响力,还是两说。
      而且,暑期还有思湘文化攒了两年多的《剑中原3》要上映。
      以《剑中原》系列现阶段的影响力,是没有一部电影敢和思湘文化硬碰硬的。华艺很看好《捉妖记》,自然不会主动送人头。
      但华艺的根本问题不是在电影上,而是在“东方迪士尼”上。华艺如果不及时甩掉这个包袱,《捉妖记》票房再高也救不了。
      徐声没再跟周充解释,而是拿起了桌上的材料。
      这两年院线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虽然距离市场饱和还有一段距离,但在各方资本入局之后,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也就是说,电影市场的初步形成的时间即将到来。
      而那个时候,电影也变成了以小博大的时代。
      不难看出,在那个阶段里,很多高票房的电影,与电影的投资很难形成正比。
      《战狼2》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0倍,《哪吒》也不遑多让。
      《你好李焕英》更是高达15倍。
      电影市场的大爆的项目,很多都被中成本的电影覆盖。
      也正因为这样,各方资本纷纷涌入影视圈,才造就了流量时代的滚滚大潮。
      再后来,有人看不下去,才出手治理当时的娱乐圈乱象。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跟一开始演艺圈里高额明星片酬占比有很大关系。
      就拿这两年的一些影视剧项目来说,明星艺人的片酬占比往往会达到项目成本的50%以上,有的甚至百分之六七十。
      但同样,这也跟国产电影工业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电影票房大爆,小成本电影逆袭是正常现象,但是当头部电影都是中小成本项目的时候,这个市场就变成畸形。
      投资回报不成正比,投资方都想着押中一些小成本的项目大赚特赚。
      沈叔叔吴金黄柏王宝墙这些人,也都成了这个畸形的市场里行走的票房。
      这也就直接的导致没人再愿意去投资大片,没人愿意再去拍什么国产史诗,没人再去想什么国产《阿凡达》。
      仔细翻翻国产电影近几年的项目,在乌迩善的《封神三部曲》还没出来之前,投资最高的一部竟然是张义某当初无奈接下的合拍片《长城》。
      也难怪国人不敢去拍《三体》,也庆幸冯绍丰张婧初《三体》被强制下映,给了国产科幻发展的一点空间。
      但那样的一个电影市场,注定是悲哀的。
      大制作没有人敢投资,资本都蜂拥而至的涌向中小成本,涌向具备一点号召力和国民度的明星艺人。
      这也才造就了为什么拍一部《倩女幽魂》就能拿到一个爽的的天价片酬。
      这也是为什么徐声在思湘文化还没成型之前,就大张旗鼓官宣《长城》《山海经》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徐声要费尽心思去打造属于思湘文化自己的悬疑体系、科幻体系和仙侠妖魔体系了。
      所以,在时光数码彻底成型之后,徐声接下来的重心,就得放到思湘文化的未来几年的项目上。
      同样,成立近一年的时代艺人也该加加担子了。
      而徐声的这些想法,也让周充在看完这份材料之后,产生了不少的疑问。
      “动静这么大,我们明年要做这么多项目,这么多项目一起来的话,思湘文化哪里抽得出这么多人来?”
      “而且你这计划里的每一个项目,投资至少都是三亿打底,一下子投资这么多项目,以思湘文化现在的情况恐怕也有些吃不消。”
      听见周充的疑问,徐声才滑着椅子露出半个脑袋。
      “又不是我们自己做,思湘文化吃不消,就把那些对思湘文化有兴趣的人一起拉进来。”
      “他们不是一直想要推动思湘文化融资吗,我们索性就不进行企业的融资了,让他们把资金和资源全部放到这些项目上来,由思湘文化来主导。他们愿意就合作,不愿意也别一天盯着思湘文化不放。”
      周充听懂了徐声的意思,“你这意思是,不打算融资了?”
      徐声摇了摇头,“不融了,融资了想做什么都畏手畏脚,他们既然整天捧着钱堵在门口,就让他们把这些活钱放到项目上来。启航文化这些年也攒了不少的版权,实在不行就把《三体》《鬼吹灯》这些项目全都放出来,我看他们能有多大的魄力!”
      周充突然沉默了,思湘文化这两年在票房市场大杀四方,而且思湘文化很多的爆火项目都是思湘文化独立投资。
      这让其他人眼红的同时,也让不少圈里的同行对思湘文化产生了敌对的情绪。
      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影视公司和一些被思湘文化拒之门外的投资方。
      把那些眼红的人圈进来,这样做思湘文化不但风险小了,也能缓解思湘文化来自资本层面上的压力。

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壁江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