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五千人拦一人[1/2页]

通天纪 断城流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门客战死一事,震惊江湖的同时,也在庙堂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秦王赢驷首先大怒,在假惺惺的表达了对剑神的悼念后,责令各地郡县和关隘加强调兵防守,绝大部分兵力都逐渐调往咸阳,尤其是从剑匣关直往咸阳的那条路,几乎每隔十里就驻扎起一支锐士。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推行郡县制,不仅包括边防、野战及首都在内的正规军直接由朝廷掌握,郡县地方的武装军也可随时调归中央,派出作战或守边,以及保卫都城,所以这道军令才发出去两天,整个秦国已是风声鹤唳,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座寒冷的剑匣关。
      剑匣关守将潘绛这几天显然压力极大,秦王给他的军令是将尸子拦在关外,不让其出关中,为此从附近郡县调动了两千人马来增加剑匣关的兵力,加上原驻扎的三千,便是五千兵力,但在潘绛看来,这显然是没什么用的,谁都知道尸子现在是天下第五高手,连西门客都死于其手,寻常军队又岂能有用?成千上万的军队若是死拼,倒是可以耗死那种层次的修行者,就像当年大周三十万水军逼死剑圣白修易一样,但若是尸子志不在战,仅仅是过一个剑匣关,如何能拦得住?
      潘绛知道上次丞相死在剑匣关,已经让大王对他极为恼怒,虽然最后没有把责任归咎于他,但那些从各地被召回首都的将领,大多都是从前和商鞅有关,他们大多都被软禁了起来,大王迁怒于商鞅旧党,同时也是在警告他,不要再出现商鞅旧党的事情,所以潘绛对剑匣关大大小小的兵将都仔细地重查了一番身份,结果是没有发现任何可疑。
      但是那一日,刺客混进他保护未越的那批暗卫中是事实,如果没有内鬼的话,潘绛实在是想不到对方是如何办到的。
      他当然想破头皮也想不到是余嵋的出卖加上尹进的谋划,这样的条件下以天元的能力来杀一个丞相,自然不会有任何难度,更何况参与此事的还有他身边最信任的副将程信义。
      程信义,早年与他是同一部队出身,后来多年出生入死,曾为潘绛挡过十五剑,如今那些剑伤都还烙印在背上,潘绛在对韩国的一战中立下大功,被封为关内侯,镇守剑匣关,他毫不犹豫地就让程信义做了自己的副将,几乎是把大大小小的权力都交了出来,可以说在剑匣关,程信义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潘绛就算怀疑所有的人,也不会怀疑程信义,因为他很清楚程信义和商鞅刑法队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未越被杀的凶手如今还未查出,就来了一件更麻烦的事情,那位尸子要过剑匣关离开关中,接下来极有可能会直直前往首都咸阳,潘绛头疼不已,站在城头上看着天上渐渐向这边飘来的那片阴影,握着佩剑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心想如何才能拦下那位天下第五?
      随着那片阴影越来越近,潘绛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不知道自已应该做些什么,是否应该让那五千将士不顾性命地去拦在关外,可是那是连西门剑神都能杀死的尸魔,真要动起手来,这五千将士最后能活下来多少?
      用那么多人的性命去拦一个修行者,真的值得吗?
      潘绛不是那些被尸佼毁灭了宗门的人,他对商鞅和尸佼没什么恶感,甚至还有些敬佩,尸佼要去咸阳做某一件事情的流言早就传到了他的耳中,对于大王,他当然是绝对的忠诚,任何想要对大王不利的人,他都会用自己的身体挡在面前,可现在的问题是,哪怕有几百个他挡在那尸子的面前,也不一定能够拦得住一步。
      所以就要用整个剑匣关去拦?
      城墙处,潘绛和附近郡县调来的那两千人的带队将领发生了争吵。
      那名将领姓韦,是附近一个大郡郡守的副将,地位比拥有关内侯封号在身的潘绛不知低了多少,而且也只带了两千地方武装军过来,但由于某道明面上的军令和它背后的意思,现在此将领不仅和潘绛地位相当,甚至还有取代潘绛的意思。
      “什么?不撤离?那你是想等我们和那位尸子打起来,让这满城的百姓都面对那样的恐慌?甚至可能半座城都会被殃及池鱼?”
      “你以为要撤离这么多百姓是这么容易的?不是我不想,而是根本就来不及!如果大王早几日通知我,那还或许来得及,现在尸子都已经离开白雪剑宗往这边来了,你觉得现在还能撤走多少人?”
      韦姓将领训斥道:“既然知道来不及,潘将军你难道不会早点这么做?非要等到大王下命令?”
      潘绛咬牙切齿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早点做好将这整个剑匣关都送上绝路的打算?”
      韦姓将领一怔,然后微讽说道:“眼下这种局面,除了用整个剑匣关的命挡在那里,潘将军你还能怎么办?”
      “难道我不能有第二种选择?”
      将领瞪大了眼睛,尖叫道:“你的意思是放尸佼过去?潘绛你疯了吗?”
      潘绛冷声道:“我没疯,你自己想想,那尸佼是天下第五的大修行者,他一旦发难,我们要死多少人才能镇压住他?”
   &

第143章 五千人拦一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