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自古即是一条益河,少有泛滥决溢之灾,在魏国人看来,大梁城和西水关被淮河环绕,乃是一种大幸,意味着这两个地方永远不会发生灾难。
在老百姓们心中,不会发生灾难的地方,定然是有着神仙保佑的,魏国不像楚国那般具有悠久的信神文化,但关于淮水,也有属于它的神。
淮河边上有一座山,名叫桐柏山,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三次来到桐柏山,总是治不好。大禹非常生气,一打听,原来是这个地方有个叫无支祁的水神在捣乱。无支祁住在一个深潭子中,据说它“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血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大禹派神将庚申去与无支祁交战。庚申手拿“定海神针”,前去与无支祁交战。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终于将其打败。
被打败后的无支祁鼻子上被穿上了金铃,脖子上锁着大锁,被关在淮阴龟山脚下的深井里。从此,淮河被疏通,并且一直流向了大海。
庚申,便是代表淮河风调雨顺的神。
在山脚的淮河岸边,有一座庚申的雕像,手持定海神针,傲立于水边,千百年来,这条河在它的镇守之下,从未遭遇过水患。
或许是天意注定,今日,这淮阴龟山脚下,也来了一位水神。
只不过这位水神是楚国所信仰的水神,名为河伯。
他背着一副画卷,站在淮水之上,银发飞舞,与岸边的庚申神像相比,更加傲然。
在李迹的计划之中,河伯的作用只是暂时抵挡和削弱不死奴实力,但在河伯自己看来可不是如此,他曾在九江之上大战诛候隐杀三人组和天宝大将军李定方,又岂会不敌区区一个不死奴?今日,在这淮水之上,他河伯冯遗便要破了那不死奴的不死传说!
“终于来了。”看到追在李迹身后往这边来的老人身影时,河伯淡淡一笑,解开背上画卷。
水上忽有大风起。
河伯一抬手。
平静了千年的淮河骤然掀起惊天巨浪。
冲风起兮横波。
直盖那名红衣老人。
……
……
原本还在想河伯会怎样拦截不死奴的李迹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的巨大声响,回头一看,直接瞪圆了眼珠子,他看到了一片足足有十米高的水墙,铺天盖地的压向那位红衣老人,那势头,简直不比海浪逊色。
连这据说从来没有发过洪水的淮河都能升起这么高的水墙,这河伯,真的是到了哪里都能引发水灾?
他究竟是水神还是水魔?
这般水墙,哪怕是再大的船都会瞬间被击倒。
看到老人毫不意外的被水浪吞没,有着水神名号但却又是截教魔身的冯遗继续念动水咒。
大浪一波又一波,层层叠浪,已经千百年没有出现过这般规模水浪的淮河,这一刻就像是一头正在发威的狮子,从沉睡中醒来,在愤怒中咆哮。
这个来自楚国的银发年轻人,让李迹见识到了,所谓的惊涛骇浪,不是只能出现在大海之上,江、河,只要有水的地方,他就是神。
“诛候不死奴,这是我九歌河伯为你举办的水葬。”河伯冷冷地说道,手掌向下一按,最后一层大浪彻底覆盖那一片的水面,几乎是上下水层倒换了一遍,那红衣老人直接便被砸入了最深的水底。
还没有结束。
在李迹震惊的目光中,河伯的身影骤然在原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坐着名女子的龙车。
女子双目紧闭,头戴花环,仿佛没有人生气。
“这就是他的影魔?不,主身?”李迹想起河伯似乎说过他在影魔之中并不是主身,震惊的看着这个女子。
她为何像是在沉睡?
河伯似乎到水底下去了,水面开始翻涌不断,并冒出噼里啪啦的电花声。
岸边静立了千年的庚申石像,在水浪凶猛的冲刷之下摇摇欲倒。
水上电光炸响。
水珠跳动如沸腾的汤。
看起来,那位不死奴似乎丝毫没有反抗的能力。
李迹瞠目结舌,那不死奴不会真的就这样被河伯给杀死了吧?
可是突然间,李迹发现有一片微弱的红色从水底下浮现上来,像是一点墨晕染于清水之中。
红晕渐渐扩大,有一大片水面开始呈现出鲜红之色。
红色还在扩散,仿佛要将这整条河都染成血河。
李迹无法分清这是真实的血水还是幻术,但这代表不死奴的反击已经开始了,他必须抓紧时间恢复自己的魔念,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出最完美的战力。
翻腾不止的水浪在渐渐变成红色,水上呼啸的大风也成了森冷的阴风,龙车之中,安静沉睡的陶婉眉头紧皱,身子开始轻微颤抖,仿佛像是在做一场恶梦。
啪!骤然间一道红色的水龙卷冲出水面,然后炸开,一个人影从中飞出,狠狠的砸落在龙车顶
第60章 剿灭不死组合篇:河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