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心如金钿坚,解下青丝钗,同寝相思梦。
似乎这是所有怀春女子的梦想,这可是才子们写的最多流传最多的题材了,一些平日里负有才名的士子开始沉思,这种诗体并不属于《诗三百》中的风雅颂三类,而是比较少见鲜有流传的散诗体,既不能遵循《诗三百》中的排比法,也不能失去散诗体的“散魂”,即明白诗句的真正思想。
白雨姑娘这句诗的本意是找到一个知心的如意郎君,好能相伴一生,那么便从这个主题对下去,不尊常法,不丢散魂,定然能出现绝对。
很快,一位青衣书生站了起来,朗声念道:“只教身似比翼鸟,衔上连理枝,共乘巫山云。”
“对的好!”这名书生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低声赞叹。
“这位公子如何称呼?”白雨似笑非笑望着他。
被如此美人凝目而视,该书生不由得有些紧张,脸上一红,结结巴巴道:“在下付若旭,只是一名寒门书生,因仰慕白雨姑娘之名,特意前来。”
“付公子自谦了,白雨寻找的这个知心人,并不在意他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寒门弟子,只要有真才实学,与白雨相知相守,那便足以。”
付若旭见她这么说,不由有些激动,道:“那姑娘认为在下对的如何?”
白雨微微一笑道:“付公子若不介意冒犯,小女子便点评一番,从工整性来讲,付公子对得极为工整,毫无不妥之处,既不失格局又不掉散魂,从文采才讲也为好对,只是……”
“只是什么?”付若旭紧张地问。
“只是付公子误解了小女子诗中含义,小女子是寻找一位理解我的知心人,或许他以后会成为伴侣,但绝不是现在,付公子诗中所带有的‘巫山云雨之意过显,而我们只是初次见面,所以付公子你的心意白雨心领了。”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这显然是说那书生示爱太过直接了,唐突了佳人,付若旭也明白了她的意思,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尴尬的要死,长揖一礼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他一个寒门书生,无权无势,今晚敢花大钱买到席位并如此大胆地向白雨示爱,就是因为心中那股强烈的爱意和对自己才学的自傲,只是读书人最好面子,他在这样大庭广众被白雨拒绝,已是无脸再待在这里。
其他的人虽然有些幸灾乐祸,但见白雨连如此绝妙的诗对都看不上眼,其余人的只怕更难入佳人之眼。
台下阿七焦急地对楚南道:“少爷你快想啊,别流口水了!”
楚南一边擦着口水一边急地挥袖子:“我……我想不出来啊,作诗本来就不是本少爷强项,白雨姑娘要求又这么高,我怎么可能对的出来嘛!阿七你帮我想想,若是成了我大大有赏。”
“少爷,我也不会对诗啊,你知道我只会杀人的。”
“你怎么这么没用,就不能多读点书吗!”楚南大怒。
阿七被骂的很委屈,少爷你不是也没读书吗?但被骂他也无可奈何,胡闹还可以,让他们主仆俩去对诗,真是难为他们了。
之后又有几个年轻公子站起来对了几句,均被白雨以各种理由拒绝,众人不由得都没了办法。
就在场面有些尴尬的时候,之前一直没开口的李昌却是突然站了起来,彬彬有礼地道:“这么多好诗,白雨姑娘竟都瞧不上眼,看来姑娘心中必然有极大的苦楚,方才我见姑娘的剑舞中颇带凄伤愁恨之意,想必这便是原因了。那在下也就以顺和姑娘心意,来对一对此诗。”
只见他朗声道:“但求心如金钿坚,解下青丝钗,同寝相思梦。唯愿血似胭脂红,涂上情人面,不负山海盟。”
一诗念罢,追随他的那些公子中瞬间爆发出叫好之声,其他人细想之后,只觉此对不仅表达出了对白雨的爱慕之情,还通过血这一凄惨之物来象征白雨内心的苦闷,符合意境,可谓绝对。
白雨听了,思索良久,然后幽幽一叹道:“李公子此对,让白雨找不出任何可挑剔之处,难道公子就是那能了解我心中愁苦之人吗?”
李昌心中狂喜,表面却温声细语道:“白雨姑娘到底为何所苦,讲给在下听,或许在下能一解姑娘心中苦闷。”
白雨幽幽道:“公子当真有办法?”
李昌傲然道:“当然,我乃当今太师长子,我弟弟又是天宝大将军,天底下没有多少事是我李家办不到的,姑娘有何烦忧尽管开口,只要是在下能做到的,必定赴汤
第144章 那一夜(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