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智跞定战略[1/2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 荣誉与忠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其实,还是全靠祖父和父亲衬托呀!
      只是,智瑶多少有点察觉到智跞和智申是故意让自己有表现的空间,感动和感激肯定是有,内心里则是多少有点复杂。
      多大的胸怀,或者说多么强烈的危机感,才会让祖父和父亲愿意“让贤”呢?
      当然,前提是智瑶表现出来的能力相当好,要不然怎么不是智跞和智申给智宵机会,偏偏给了智瑶这么一名嫡次子。
      这一次伏击战打完了,并且结束得相当快!
      正常情况下参战双方人数逼近十万,打起来怎么都要耗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会分出胜负,时间拖得更长一些都不少见。
      然而,这一场伏击只是“沫之战”的延续,以战役开打的时间来算,要从赵鞅第一次率军攻打“沫”算起,并不是从智氏打伏击才开始算。
      这样一来的话,智氏只是来进行收尾,战役开始到现在耗费的时间已经有一年三个月之久,由于赵鞅率军继续兵临“沫”的城下,战役其实是远不到结束的阶段。
      智瑶对智申的建议是,他们还是要前往“沫”接着参战,不然吃相方面会显得比较难看。
      而这一次智瑶并不打算去“沫”了,他将带上俘虏以及战利品先去“黄父”,随后再将收获转交给其他人带去“智”地。
      这个“智”地是智氏的老巢,算是他们最应该用心经营的地方。
      比较可惜的是“智”的地理位置不怎么样,矿产资源相当少,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开发完善,使得农作物出产量充足。
      智申对于智瑶的选择没有干预,带上一个“师”又两个“旅”前往“沫”跟赵鞅所部会合。
      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智申就是在赵鞅麾下效命了。
      “‘沫一再遭受攻击,城防已然破旧不堪。范氏、中行氏士气低落,中军佐麾下兵力若足,必可攻克。”智瑶的说话对象是智跞。
      这是智瑶先在“黄父”待了五天,后来抵达“新田”了。
      他们过去打了一场伏击战,折损了两个“旅”左右的兵力,抓捕俘虏两万有余,其余物资份量充足。
      智氏并没有跟赵氏平分俘虏,物资方面则是以赠送的方式给了赵氏一些。
      那么做的智氏厚不厚道,任人评说吧。
      其实智氏也没有什么不厚道的地方。他们是进行驰援,等于是救了即将战败的赵鞅,没有智氏入场的赵鞅就要败了,有智氏的入场才得以转败为胜。
      公正而论,智氏是有恩于赵氏的。虽说创造伏击战环境上面有赵氏的功劳,问题是智氏独力完成了伏击并击败联军,互相之间没有上下级的统属关系,智氏还愿意赠予赵氏物资,心该多瞎才会诟病智氏呢?
      智跞听了智瑶的不少猜测,越听心里越是欣慰,问道:“若宵别出,可予何处?”
      啊?
      不是在谈局势吗?怎么突然间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在这几年,智瑶都干了一些什么事,那些事情又将对智氏在各项竞争中形成多大的优势?
      各种“发明”先不用说,晋国现在乱糟糟的模样,好多“发明”和“创造”暂时显现不出威力。
      仅是在军事成就方面,智瑶先是在“共”与诸侯会猎获胜,赚了实际

第55章:智跞定战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