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 “微尘”浏览器和计算机网络标准[1/2页]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燃面不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他一些大胆的新员工也踊跃参与讨论,纷纷给出
      “智眸”“驰风”“原子”
      等名字,甚至还有人提议,干脆和
      “灵犀”
      取一样的名字。
      就在这时,李勇军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声音清晰有力地提议道:“我觉得这个项目叫‘微尘挺好。”
      此言一出,原本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
      “唰”
      地一下聚焦在他身上,等待他的下文,一般李勇军要么不提出建议,只要提出意见了,都会给出相当详实的理由。
      果不其然,李勇军稍稍停顿了片刻便开始侃侃而谈:“如今,大家一提到‘尘这个字,大多会联想到尘土。但在宗教哲学领域,它常常被用来指代现实世界、人世间。”
      “《道德经》有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其中‘和其光,同其尘,蕴含着高深的处世哲学以及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它倡导一种内敛、包容的态度,不刻意彰显自身光芒,融入世间万象,顺应自然规律。”
      说着,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在哲学世界里,‘微尘看似渺小,毫不起眼,仿佛微不足道,可它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之一。”
      “它虽微小,却蕴含着整个宇宙的规律与本质。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观之中,藏着宏观的宇宙秩序。”
      “而我们的浏览器,不过是一段没有厚度的程序代码,看似简单平凡,未来却将汇聚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不正如透过一粒微尘,去见识整个世界吗?”
      众人不语,只一味地为李勇军的提议鼓掌。
      李勇军说的这些,大家其实也无法判断真假,但他为自己的提议引经据典、罗列诸多理由,显然比其他人更具说服力。
      “行,要是大家都觉得老李这个名字起得好,那就定这个了。”
      秦奕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会议到此结束,春寒和志栋,你们俩过来一下,我们讨论下‘微尘接下来的规划吧。”
      “秦奕,我现在是‘微尘项目的负责人,我会做好规划的。等我做完规划,再跟你讨论吧。”
      黎春寒一脸酷酷的模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秦奕的讨论建议。今日被这么多人夸赞,他自信心爆棚,满心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出一份完美无缺的规划。
      秦奕思忖片刻,觉得自己确实也需要整理下思路,便笑着答应道:“行,那你就先做一份规划,我也做一份,到时候我们互相交流讨论,互通有无。”说罢,他打开
      “灵犀”
      表格,创建了一个名为
      “计算机网络标准”
      的文件。
      没错,秦奕决心从
      “计算机网络标准”
      入手,梳理设计整个网络应用生态。
      虽说此时漂亮国在
      1969
      年就已开始发展的
      RFC
      社区里,已经定义了不少网络相关的标准了,像是
      TCP/IP
      和
    &

第189章 “微尘”浏览器和计算机网络标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