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简宁没有坐下,对方四辩是个很清秀的男生,看起来很文气,简宁安静的看着他,看见女孩注视着他,他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简宁会这样之间看着他,不过一瞬,简宁就移开了目光,书上说,盯着对方的额头超过三秒,对方会觉得有压迫感。
      男生似乎已经看到了定局,问了几个问题后就开始将话题往他们的观点上引。在四辩质询一辩的环节中,一辩无法提问,只能回答,且有时间限制,超过五秒对方有权打断。
      双方并没有过多交流,在计时还没有结束就先行落座。
      简宁在坐下以后就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情绪,指尖冰凉的温度接触在桌面,简宁甚至觉得桌面都有些热度,默不作声地收回手,对方一辩的稿子明显比简宁的水平高很多,观点明确、逻辑清新,与他们后面毫无逻辑的发言相比,高下立见。
      对方的语速很快,简宁要很专注才能理清,但也是只能抓住一点点,抓住一个点就抓不住后面的点,简宁安静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闭口不言,眉宇清冷,带着丝丝压迫感。其他几人已经有些焦躁,简宁看了一眼即将发言的四辩,将纸条递了过去,二辩与三辩也同样递了纸条。
      兴许是因为默契不足,潘钰凝并没有将简宁的意思表达出来,只是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上半场就已经落了下风,简宁现在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想法,赢?简宁已经没这个想法了,现在只能让自己的队不要输得太难看。
      邵景朔看出了简宁的变化,他知道简宁的问题出在哪里,简宁的逻辑思维其实很强,但是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她自动会将她觉得不重要的去掉,甚至根本不会想到。
      邵景朔发现这个问题还是在初中,别人要写十几个步骤的数学题,她四五个步骤就解出来了,她短短一句话可以概况很多内容,思维跳跃,你在想第二步的时候,她已经在第四步反推回来了,邵景朔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并不代表别人也可以。
      潘钰凝就是这样,看着纸条上短短的几个字,她根本不清楚简宁是个什么意思,只好干巴巴地念了一遍,然后问了些其他的问题。
      对方的观点是贫困生在物质生活以外也需要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购买奢侈品正是其中的一种,在贫困生可以满足物质生活的条件下,偶尔去买一些奢侈品并无不可。
      乍一听这话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很明显得,这个题有个漏洞,这个问题里的贫困生,是否领助学金,而无论是简宁他们,还是对面商院的辩友,都默认了这个贫困生是领助学金的。
      简宁转了转手腕,这是个很好打自己这队的点,他们没有发现,因为如果没有领助学金,那么就不存在道德约束,他自己的钱,他想用来干什么都可以。
      但是双方都默认了领助学金,那么,就会有个道德约束,简宁他们本来是想从贫困生领了助学金,那么他就有义务将钱花在它该花的地方。
     &nbs

第14章 台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