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特殊待遇(1)[1/2页]

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 文无良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晓华又询问了胶卷的价格,以及租相机的价钱。
      工作人员介绍说:“一盒乐凯胶卷二十八。租相机,一天五十块钱,需要另交八百块押金。”
      朱晓华一愣,心想,怪不得拍照的人那么多,却没人关注到这个租相机的窗口了。
      这乐凯胶卷比自己在潞城买的整整贵了十块钱。租相机也贵得离谱,光是押金就需要八百块,如果租客有八百块钱的押金,早都自己买一台相机了。
      不知道这里的工作人员脑袋里是怎么想的。
      不过,这个年代,国营的单位,很多都是这种情况。经营者高高在上,根本不在乎你游客用不用。
      你不用,反正总会有人要用。
      朱晓华拿着收据,回到景区门口等待游人上前拍照。
      下午他又接拍了五张照片,赚了一百块钱。
      朱晓华举着钱,喜不自禁地想,今天一天赚了三百,哇塞,照这个速度,再努努力,自己一个月岂不是要月入过万?
      八十年代月入过万,抵得上三十年后月入百万了吧。
      没想到,自己找弟弟、妹妹,却无意中又发现一处发财的金矿。
      朱晓华隐隐约约看到了人民币上的毛爷爷在向自己招手。
      他禁不住感叹:“都说八十年代是遍地捡钱的年代,没想到是真的啊!只要稍微有点本钱,胆子大点,赚钱真的很容易啊。”
      这跟自己在魔都当金融民工时简直没法比啊。
      金融行业看上去高大上,但是金融机构众多,竞争激烈,市场上的机会基本都被开发殆尽,想赚钱,只能是从市场的缝隙中一点点挤,工作繁重,而且绝大部分基层人员收入不高。
      所以才有了金融民工这个称呼。
      等到天黑时,朱晓华去景区窗口取回冲洗出来的十六张照片,又把下午拍到的五张底片交回窗口,交给了对方五块钱。
      照片色彩鲜艳,画面基本清晰,清晰度虽然跟三十年后的数码相机没法比,但是照片上多出一层朦朦胧胧的光晕,有一种这个年代特有的味道。
      画面看上去很柔和很温馨,跟三十年后高清写实风格大不相同。
      朱晓华把三百块钱装进兜里,骑上摩托车,去景区两条街之隔的杨氏饺子馆吃饭。
      杨氏羊肉饺子馆是全洛城最出名的招牌餐馆之一,朱晓华很久前就想去这馆子里撮一顿。
      如今赚了钱,又有摩托车,来回很方便,他毫不犹豫地奔向了饺子馆。
      他把摩托车停在门口,刚进门便闻到一股浓烈的羊膻味道。
      餐馆里,坐着不少的食客,每个人的桌子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饺子,饺子上配着绿菜和虾米,看上去极可口。
      朱晓华在门口的桌子边坐下,招呼服务员,问:“饺子怎么卖的?”
      服务员说:“羊汤五毛,羊汤饺子一块二,大份羊汤饺子一块五。”
      朱晓华:“羊汤饺子,来一大份。”
      朱晓华点完餐后,低下头,翻看手里的照片。翻看完当天给游客拍摄的十张照片后,他又翻看起当时自己和贾亮两人拍摄的照片。
      那是自买相机以来

第114章 特殊待遇(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