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同双目扫去,并没有太过惊讶,对于学生们的想法,换做自己也肯定会点头。
“我说的这些,有些同学或许已经明白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说完这句话,王书同看到前排有些学生还是一脸的迷茫之色。
“我还是给你们解释一下吧,免得有人理解错误。”
王书同伸了个腰,现在的他彻底放松下来,也没有了刚开始的紧张。
“对于明星们的赚钱速度,这种事没什么好评价的,明星们也都不容易,尽管他们钱赚的很多。”
“我刚才所说的那些话,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字,钱。”
听到这句话,观众们集体哗然,尽管事情是这样,但是这么直白的说出来真的好吗?
“这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时势造英雄,网红也好,明星也罢,人家也不是偷抢的钱。咱们现在说说,华夏对于人才的重视吧。”
听到这句话,不管是观众还是大佬们神色都有些尴尬。
“为什么咱们华夏每年的名牌大学应届毕业生要去出国深造,甚至一去不回呢?”
“你们知道咱们华夏重视大学生,但是小初高却没有那么重视,而国外却恰恰相反。”
“他们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格外重视,那么他们就不重视大学教育吗?”
“错了,他们不是不重视,因为他们可以从咱们国家‘引进啊,高额的薪资,高端的知识,足够的重视。”
“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学子,有这种条件,换做是你们,你们会怎么选择?”
王书同说完这段话停顿了一下,举目眺望了一圈,发现学生们的表情大多数都是向往。
“可能有些学生不免有些疑惑,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管在哪都是为这个世界做贡献。”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却有!”
“国外搞技术封锁的时候咱们国家为什么只能眼馋的看着他们的先进设备或者技术?那些科研人员可是有华夏人!”
这两句话王书同说的有些激动了。
他逐渐的平复了一下心情,语气平缓的开口继续说道。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观众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论学生还是大佬亦或者是校长,全部精神一震。
确实如此,固然有国家对于人才的不重视导致流失。
归根到底,还是从小的教育没有做到位,让他们根本就没有国这个概念,满脑子都是钱。
这种方法不能说是错的,但是过分看重钱财,甚至钱财的重量比国更重,这就是教育的缺失了。
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中,网友们的口无遮拦,炫富摆阔,导致了现在金钱至上的社会。
王书同他闲着无聊刷着斗音,发现了一个十分可笑的现象。
斗音人均年薪千万,使得人们对于钱的观念就宛如白纸一般。
一顿饭,随随便便就成千上万,仿佛就跟家常菜似的,感觉花这么多钱吃一顿饭十分的正常。
再加上华夏的无线支付,削弱了钱这个概念。
更加离谱的是,他记得有一个热搜,是一个男子拎着两亿现金去买别墅。
拎着两亿现金啊。
一张百元华夏币重1.15克,两亿就是2.3吨!
这是什么概念?
所以今天王书同想要让学生,让观众,让国家都重视起青少年的培养,不管有没有用,他觉得有必要发出声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王书同语气铿锵有力,句句话斩钉截铁,宛如一柄重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L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如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吹张。”
“奇花初胎,??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王书同一口气念出了这几句话,他此刻的心情都被这几句话所点燃,神色激动。
所有听到此句的观众们更是如此,
“美在我少年华夏,与天不老!”
“壮哉我华夏少年,与国无疆!
”
最后这两句话,王书同完全就是喊出来的,他或许觉得唯有呐喊,才会唤醒众人?
韩武迪对于王书同所说的话,每一个字都听进了耳朵,在心里反复琢磨。
那些大佬们也是如此,闭上眼开始了沉思。
或许他们真的看得很远,有些忽视了身为一个国家根基的少年们。
现场的学生更是十分的激动,所有学生全部起身鼓掌。
每个学生的脸色都因为激动而涨的通红。
他们有些明白,有些还没有想通,但是不妨碍他们知道站在台上的王书同是在为所有学生们发声。
他们也不知道对于这段话,华夏高层是有什么反应。
但就目前来看,现场的大佬们都没有阻止。
王书同嗓子有些难受,便向着台下工作人员摆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嗓子。
原本一脸激动地工作人员见此,神色一愣。
反应过来后拿起身边没有开封的矿泉水跑上舞台递了过去。
王书同接过水向工作人员道了声谢谢,声音有些沙哑。
喝了几口后,他擦了擦嘴看着台下依旧站着鼓掌的学生们,
他把水放在讲台上,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
“好了同学们,都坐下吧,快坐下吧。”
同学们见状,也都蛮配合,坐了下去,但是激动地神色却没有丝毫退却。
王书同看了看手表,发现时间快到了,但是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我还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你们愿意牺牲点吃饭的时间来听我絮叨几句吗?”
原本打算时间一到就退场的学生们,听到王书同的演讲,越听越入迷。
没有那些学究们的之乎者也,他的话语朴实无华。
&nbs
第102章 王书同的演讲(400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