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哥回来了!”
“叫那么大声干嘛,我又没聋!”
张玉珠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宁芝在喊。
宁华才进大院,正在在庭院带小孩玩的堂哥堂嫂、表哥表嫂就热络上来的打招呼。
“二哥二嫂,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个月就回来了,多亏了二叔和你,现在家里有活干,大家就不用出去跑了。”
“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跟我爸说,跟我说也行。”
“没有没有,我现在在工地开挖机,你二嫂开塔吊,工资待遇比外面好多了,还不拖欠工资。”
宁华没想到大伯竟然舍得把儿子儿媳放到工地去干活,而且老爸也太放心了吧,把二嫂安排去开塔吊,她不晕高吗?
“开塔吊爬上爬下太危险了,要不我叫我爸给二嫂换个岗位?”
“不用不用,二叔给我们安排的活已经够轻松,工资还高,以前我俩干的蜘蛛人比这个还累还危险,现在比起来已经是太好了,没什么可挑的。”
“是啊华子,我们不像你读书多有本事,你让我们干别的我们也不会,有回见到市长来视察工作,我们连话都说不顺溜,都不敢大喘气。”二嫂接着话茬说道。
“那你们先干着,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父亲总共五兄弟姐妹,上面一个大姐,一个大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姑跟小姑都已经嫁到外地,所以宁江河在兄弟之中排行老二,人称宁二叔。
宁家人此前做生意的就只有宁江河和大伯宁亦海的大儿子宁建国。其余的都是打工一族。
刚才打招呼的是大伯的二儿子宁建军。以前都是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工厂有活的时候进厂,没活的时候接散活。现在算是稳定下来了,活轻钱多还离家近。
其实按字辈来的话,宁江河应该叫宁亦河,宁华则叫宁建华。不过老宁找高人算了一卦,只要名字改的好,富贵跑不了。于是大名就叫宁江河,儿子就叫宁华。高人改名这段记忆宁华是没有的,不然肯定会嗤之以鼻。
“表哥表嫂,好久不见,现在还在原先学校教书吗?”
表哥李伟晨和他老婆罗玉娇今天也陪着大姑一起过来了,此时的表哥表嫂应该还没有调去县城教书,大姑还在做买卖吧。
对了,差点忘了,前世大姑父就是在8月份骑三轮车拉货的时候被一辆小车迎面相撞,最终成了植物人……现在一切还来得及。
“对啊,我们还在香木镇中学上班,你表嫂怀孕了,每次到医院检查都不方便,调动申请一直都压着,这次过来其实也想问问二舅有没有熟人可以说上话。”
“这个事情不算什么大事,回头我帮你问问,大姑和姑父都来了吗?”
“来了来了,正在里面聊天呢。”
“那我们进去再说。”
江南置业在本地投资几十亿,增加的工作岗位可不是一个两个,江南城这边肯定要配套幼儿园和小学的,初中高中就要公关一下,或许能行?
加上东湖新村不远就是武懿大学,一个从小到大,学术氛围浓厚的学区就形成了。
“华子,过来坐,你看你忙的比过年时候都瘦了一点。玉珠啊,还是你有福啊,儿女都能考上大学,老公现在开大公司,儿子也能赚大钱。”
大姑的嘴一直都是最能说的,特别是东家长西家短,到她嘴里都能说上三天三夜,以致后来跟儿女也合不到一起,都是各吃各的,有空就串串门。
大姑父此时正健康坐在大姑身边跟叔叔们唠嗑,不时地笑问宁华几句。大姑父做生意的时间比宁江河都要早,三观很正的一个人,所以宁华对其印象一直很好。
张玉珠看到宁华了,笑眯眯说道,
&n
第95章 不谋一世者不可谋一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