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秦淮茹:你不能这样[1/2页]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泰山居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件事儿让杨厂长在那边待了三天。
      回来就把王胜文给叫办公室去了,进门也没个好脸:
      “王胜文,你给我老老实实坐那儿!”
      “哎吆,怎么了这是?你吃枪药了啊,我也没惹着你啊。”
      “没惹着我,我送过去,人家大领导就找人验证你那材料了,又找来几位专家研究你的合金配方,直接就把我给扣那儿了。”
      “我那天不是给你说过了吗?怎么,他们虐待你了?”
      “那怎么可能,我签了保密协议,这不就回来了。”
      “你这不没事儿吗!”王胜文双手一摊。
      “什么没事儿,大领导说这事儿以后就由我负责到底了。”
      “这不好事儿吗。”
      “什么好事儿,冶炼出来的材料,我得给你拉回来,造出来的东西,我得负责再拿回去给领导看,以后有问题还得我负责。”
      “那就更没事儿了,那材料冶炼出来,和普通铜材看不出来区别,不是很专业的人士根本搞不清楚,以后做出产品,咱们还得往国外卖呢,我说没事儿就是没事儿。”王胜文风轻云淡地说。
      “那他们还让我签保密协议?”
      “你签的是材料配方和冶炼工艺的保密协议,和材料本身可没什么关系啊,你别给我混淆了。”
      杨厂长歪着个头在那儿想:
      “是啊,不是一回事儿啊,那我还怕什么?”
      “就是,不怕,不就是去拉个材料什么的吗,没难度,就抵在我们那儿干活儿了。”
      “还想让我给你们干活儿?没门儿!”杨厂长的口气很坚定。
      王胜文用轻蔑的口气说了一句:
      “唉呀,有些领导同志,干出一点成绩,整个人就飘起来了,脱离群众、贪图享乐,你看手表都戴的是外国进口名牌手表……”
      气得杨厂长马上就把手表给摘下来,啪一下拍桌子上:
      “你要你拿去!”
      “我才不要,我这是我爸留给我的老上海,他戴了十年,留给我了,传家宝。”
      “说,怎么才能放过我。”
      “跟我干活儿去。”
      “你……”
      于是厂里传言:
      人家杨厂长从部里开会回来,办公室都没进,直接就跑试验室那儿干活去了……
      谁传出去的啊,得表彰啊。
      王胜文工作虽忙,但是还没忘记周日和候魁去打篮球。
      还是提着个柳条包,还是中午和候魁在饭店里吃饭,还是去澡堂子里给他搓泥,还是和他妈妈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句以前没有)。
      不过交流下来人家他妈直接睡着了是怎么个意思?
      风骚不代表就强,对吧。
      天天穿着靓丽的衣服,身体不健壮啊,特别是耐力不行,不到半个小时就浑身松软了,泥一样松软。
      她睡吧,潇洒走人。
      临近元旦的时候,王胜文每天都从外边带饼干回来,告诉秦京茹先别吃,攒着。
      又嘱咐她三十号和三十一号,和贾张氏去肉食品公司各买五斤猪肉回来,元旦和她们一起回老家。
      秦京茹无比兴奋:
      “回家定亲?”
      “对啊,咱俩不把关系确定下来,总不能无缘无故、不明不白的让你在这儿待着吧?订了婚你不就光明正大了吗?”
      “定亲咱拿这么多肉去?”
      “切给你姐她们家三斤,你拿七斤就可以,订婚你们家不得请你们本家人和村长什么的吃饭?吃饭咱也不能小气了,你都是干部家属了,小气了可不好。”
      “对对对!小气了不好。”
      “还有啊,你拿布票去供销社给家里买点布,过春节得让家里人都穿上新衣裳,可以和你姐一起去,你光给她布票就行了,别给她钱,她自己能挣钱。”
      秦京茹点点头:
      “嗯,我知道了,家里布票挺多的,给她们家用点也没事儿。”
      “对,要学会跟你姐分享。哪天我有空中午回来,带你去百货大楼买件呢子大衣穿上回家,再把围巾手套配齐了,我这小媳妇啊,就真的成了城里人的打扮了。”
      “嘻嘻,很多城里人也没我穿的好。给我姐也买一件吧,晚上我把她拉过来咱们商量。”
      “商量可以,呢子大衣不能给她买,最多给她买件军大衣,她在厂里不能穿多好,别人会说闲话的。”
      秦京茹又点点头:
      “对,哥,你说的对。”
      晚上商量的结果还真是这样,秦淮茹不要呢子大衣。
      最后秦京茹在外边翻字典,秦淮茹和王胜文在里屋折腾。这次秦淮茹也不捂嘴了,直接叫出声来。
      别人听到就是被秦京茹捏脚给捏得呗。
      真能折腾,折腾了快一个小时。
      红润着脸走的,回去还又喝上了鸡蛋,婆婆还给加了几滴香油。
      秦淮茹真TM幸福!
      回秦京茹的老家秦家村,王胜文准备得很充分。
      两个打柳条包被装得满满的绑在了秦京茹的自行车后座上,还横担了几根木条。
  &

第二十章 秦淮茹:你不能这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