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八章 广州 (八)[1/2页]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泰山居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三的早晨,王胜文和父亲一大早起来就去火车站接苏局长,还带着姚琪兰一起去的。
      局里总共来了四个人:苏局长、钱副局长、张副局长,还有局办公室黄主任。
      这是市工业局的“精英”都来了啊。
      寒暄过后,自然是送到宾馆休息,四个人看来也不算疲惫,看来在火车上睡的不错。
      吃完宾馆里准备好的早餐,父亲王润才还要去安排接待工作,自然是很快离开了。
      王胜文和姚琪兰留在了苏局长房间里。
      苏局长自然是很关心,询问了这几天两人在这边工作的情况,王胜文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纸递过去:
      “苏伯伯,这几天的工作汇报都写这儿了,您可以参考一下。
      另外,根据您的指示,我还给局里起草了一个与这边需要签订的协议,您先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我再修改一下。”
      苏局长把他们的工作汇报扔在一边,专心看协议,王胜文和姚琪兰大眼儿瞪小眼的在那儿默默相对。
      姚琪兰今天穿的是来广州的时候那身洗白了的列宁装,王胜文感觉她装得有点过头了。
      看完协议,苏局长抬起头来:
      “嗯,不错不错,这个协议很全面,给你父亲那边看了吗?”
      王胜文点点头:
      “我起草好了之后,跟姚厂长商量了一下,就拿去给我父亲看了,他们也是拿回去讨论,至于如何签订,还是需要你们共同商议,至少是针对有些条款,要经过谈判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苏局长点上一根香烟,抽了一口:
      “这次我们来之前,跟宋市长做了汇报,市长要求我们必须带回个成果。
      我想他这是要真的像在四九城建厂了,最近由于咱们的努力,宋市长在市里多次表扬了我们。这次你在这边有把握吗?”
      “有把握,今天他们就会把二十套配件样品发过去,我回去以后组装,很快就能把样品给宋市长送过去。”
      苏局长继续追问:
      “如果建厂的话,你有什么建议?”
      “我建议还是在轧钢厂搞。”
      “为什么?”
      “其他地方暂时为没场地,这个项目也是需要搞成生产线,还需要仓库什么的,关键是如果在其他地方搞,我们也不方便培养技术工人,我那里的人,我是不会让他们去搞这种民用产品的。”
      “嗯?红星轧钢厂就有场地了?”
      “有啊,正好轧钢厂的钳工车间最近生产任务少,完全可以把那里归置一下,该和机加工车间合并的合并,该和锻工车间合并的合并,剩下一部分技术工人,正好用来搞这个,他们的车间比较大,连仓库都不用建了。”
      “那要是宋市长派人过来怎么办?”
      王胜文这次换了称呼,直接也不称苏局长了:
      “苏伯伯,您要是真不想让宋市长往里安插人,那也很好办,和我们试验厂一样,就在轧钢厂里搞个分厂,就叫红星电风扇厂,继续让李哥和我操作。”
      苏局长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
      “你说说怎么个建分厂法?”
      “简单啊,轧钢厂不是有一条厚板生产线、两条中板生产线、四条薄板生产线吗,我们把厚板生产线和一条分流到天津轧钢厂那边去,只保留一条中板生产线,反正最近厚板生产线的任务也不多了,在这边保留着纯属浪费,倒是天津港那边厚板需求量大,我们把厚板生产线让给他们,也省的远距离运输了。
      苏伯伯,您说是不是?”
      苏局长抽着烟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嗯,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这样做的话,我们的产值会不会降低?”
      “产值并不会降低。
      我们以后可以跟冶金部多合作,专门轧制不锈钢板材,我再改造出一条专门用来轧制不锈钢板材的生产线,技术指标对外保密,这样他们冶金部不依靠我们都不行。
      这轧制不锈钢板材的产值,可是比普通钢材高十倍。”
      “你跟你李哥商量过?”
      王胜文摇摇头:
      “没有,李哥不懂什么生产,他搞企业管理还可以,生产方面还是跟您商量比较可靠。”
      “你不会是原来就计划好的吧?”
      王胜文连连否认:
      “没有没有,我这是和姚厂长过来以后,才有了这个想法,姚厂长给了我很多建议,我觉得她能把焊材厂的销售工作搞得这么好,是有一定道理的。”
      苏局长看了一眼姚琪兰:
      “小姚同志,这次来广州这边,考察的市场怎么样?”
      王胜文早就教好了她该怎么说话,所以面对苏局长的询问,姚琪兰并不胆怯:
      “苏局长,市场很好,但是并不适应我们的产品,这边的空气湿度太大,我们的产品很难适应。”
      “奥?胜文你说说看,是什么原因?”苏局长看来还是相信王胜文。
      “很简单,就是这边的空气湿度太大,我们的产品运过来,焊条的保护药皮就失效了。咱总不能把焊条放到生石灰里运过来吧。”
      苏局长

第九十八章 广州 (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