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修改中,今晚修改完再睡)
      河间王李孝恭
      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祖父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m是李虎第三子)李渊自太原起兵,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辅公?,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籍没妻、子。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贞观初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遂不得李世民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莱国公杜如晦
      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讳,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时称“房谋杜断”中的“杜”就是指杜如晦。
      郑国公魏征
      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国公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县,又说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俘获,念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官至太子洗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资治

第152章 秩序大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