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听不下去[1/2页]

从靖康开始 楼下水如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军从少数民族中脱颖而出,本族兵少是硬伤。

 哪怕是蒙古和白山黑水大地初期收复的外族兵,在完颜宗望眼中,也是宝贝。

 等级分明的一层层控制,人少的少数民族才能占据更加广袤的国土。

 眼看着银术伤亡有些大,连新成立的铁炮队也伤了,完颜宗望连忙把前几日负责攻城的辽国降兵组成的国军派上去进攻无名高地。

 城外金军调兵遣将,如临大敌。

 城墙上宗泽却在指点江山。

 “章丘李家人相当不凡,想当初,李易安随父入京城,年仅十七,一首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名动汴梁,这李二郎李敬,也是十七八岁吧?‘

 宗泽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有点傻,尤其是邢掌柜和魏都头。

 不是说,天下文人,朝中京官都鄙视李易安吗?

 拿女人身体部位入词,淫艳低俗,词论一出,抨击先贤,引世人共愤。

 “看看西北那片进攻金军的义军,被金狗团团围住,像不像是误入藕花深处?”

 上行下效,宋人酷爱词文,把风骚刻进了骨髓。

 连带兵打仗的将领,都不能免俗。

 更何况宗泽是进士出身,以文转武,酷爱誓词。

 把沙场搏杀,李敬不顾生死冲阵解围磁州说成误入藕花深处,也不知道是宋人的浪漫还是宋人的悲哀。

 “你们读过《词论》没有?”

 李清照的词论,虽只有千字之文,可点评过往词作者多达十六人。

 挨个贬低李煜,柳永,苏轼……

 咖位之大,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她之前的所有词坛巨星,

 犹如在汴梁丢下了一颗核弹。

 评论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言下之意,土豹子一个。

 晏殊的词只知平铺直叙,贺铸的词不会引经据典,秦观的词太空太浮不接地气。

 就连他父亲的老师苏东坡也未能幸免“句读不葺之诗,往往不协音律”总之一句话,诗不像诗,词不像词。

 我不是针对谁,在做各位,都是垃圾。

 言论之狂妄,汴京文人纷纷直言不可接受。

 心术不正者,逮着李易安的词往死里贬低,说她用女人身体部位入词轻浮讳乱。

 “大人,古往今来,世人尽说,词为诗之余,李易安却言,词别是一家!”

 “汝等误会也!”

 跟京城那帮屁股决定脑袋的官僚文人看法可不一样,宗泽对李易安其人其词非常欣赏。

 后世百度百科上定义他的不止是名将,还是词人。

 尽管他对音律不甚精通,不知道苏轼作品是否音律规整,可赞同李清照所言,秦观是有些不接地气,李煜写的就是亡国之调嘛。

 赵明诚是什么人,相貌堂堂,俊俏非凡,父亲赵挺之乃是吏部侍郎,协助尚书掌管天下官僚。

 权势惊人。

 赵明诚自己是京城太学生之中的翘楚,还是汴梁少有的金石学家,经常和一帮黑白胡子专家切磋,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百丁。

 真真的京城的国民老公。

 无数京城皇家管家少女的梦中情人。

 一首“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仿佛是李易安勾勾小指头,赵明诚就欣然投怀送抱。

 哪怕双方父亲分属于新旧两党党争,也立誓非李清照不娶。

 绝顶光照美郎,清风明月佳人。

 好在上天眷顾两人,徽宗继位,寄望新旧两党携手的短暂时间,官场风向都帮着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明是赵明诚和李清照两人鸿雁传书,一首首词流出来却虐尽了天下所有单身狗。

 无数人羡慕这种心意相通,彼此欣赏的神仙眷侣。

 “我的意思,刚才李二郎叫阵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完颜宗望,有没有一点李易安写《词论》,蔑视天下群雄的味道?”

 “李二郎初生牛犊不怕

第十五章 听不下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