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也太小看人家了。
      人家学的就是这个。”
      “学开农用机?”
      “当然不是,听说这机器都是他造的。”
      徐敏把这话听在了耳朵里,忍不住就要笑。
      秦宵会不会制造机器,她不知道。
      但是现在,秦宵做的只是开动机器,可不是制造。
      不过他的专业就是如此。
      他也说过,他以后要制造属于国产的机器。
      徐敏相信,他当然能。
      机器开动起来,带着嘈杂的轰鸣声,一路朝那些曾是良田,如今却荒废的土地开去。
      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荒土,如今就在这些大型的机械工具运作下,板结的土地再次被挖开,也就意味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启。
      人们只看到,那联合耕耘机破土而来,带着新希望,将一垄垄土地从地下翻出来,变得松软,适合耕种。
      这耕耘机果然比起人工挖掘,还有老牛犁地可就效率高多了。
      一天下来,这机器就差不多开垦出了好几十亩土地,这效率,比人工高出了十几倍了。
      大家都惊到了。
      那一天,有人在地边看秦宵开农用机耕地,就看了一天。
      徐国强都觉得,有了这玩意儿,还愁徐家堡人富不起来吗?
      秦宵简直就成了大家的大英雄。
      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的时候,秦宵离开过驾驶室,其余时间都在车里度过。
      不过这万顷良田,几十亩算什么呢?
      可能还有好几十个几十亩正等着他呢。
      说起来万顷良田是夸张了些。
      尽管徐敏对数字不敏感,但想来这万顷也是夸张的。
      认真算起来,一万顷可就是几十万亩土地,这数字实在有些惊人。
      徐家堡方圆之间,有上千亩土地就不错了。
      利用这一千亩的土地来种粮食或是玉米,也可以有不错的收益。
      秦宵利用一周的时间,总算是把可以翻的土地全都翻了出来。
      接着就是施肥,再就是播种。
      这些都要用到机器。
      否则只是人工来操作,可就非常麻烦了。
      毕竟土地太多,是没办法人工来播种和施肥的。
      村子里的青壮力加起来,也不过百余人。
      这一百多个人来种这些土地,是真为难人。
      好在秦宵不仅自己会开机器,他还找来了村子里几个读过初中的男青年。
      教他们怎么开机器。
      他迟早是要回归实验室的。
      也就是说,他是做研究和开发的,不应该是天天在地里面开农用机的人。
      他学到的知识也不应该荒废在地里。
      这一点,秦宵明白,徐敏也明白。
      有时候两个人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一壶果茶,一盘儿瓜子。
      坐在台阶上,望着干净纯粹的满天星斗,徐敏便依偎在秦宵宽厚结实的肩膀上,有些感触道:
      “让你来农村陪我,是不是太委屈你了。”
      “不会,咱们还年轻,就算是这两年在农村待着,帮着大家伙儿走上正轨,以后我们还是可以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我知道这里不是你真正的用武之地,你应该是做研究和开发的。
      等这里的一切走上了正轨,咱们就去你该去的地方。”
      “那你说,我该去哪儿?”
      秦宵

第109章 当农场主[1/2页]